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26

作者:江畔月照人
更新时间:2017-11-08 20:00:00
象!好一种难以忘怀的意境!好一种美妙神奇的感受!

    众仙人早已如醉如痴。此时,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在想:

    呀!原来,歌舞还是欢快的好啊;原来,嫦娥仙子的歌舞也有如此欢欣和愉悦的啊;原来,天上的歌舞竟可以达到如许赏心悦目和轻易就能感染和打动仙人之心的境界啊;由此看来,以前不知道是谁说过“只有伤感的东西才是最美的”,这样的结论尚有待于好好商榷啊。

    是啊,看着,看着,我也不禁深受感染,同时不由自主地想了很多。而那几个天上的文曲星们,此时也直看得目瞪口呆,只是不住地摇头晃脑,频频举手赞道:“妙哉,妙哉。”

    今日众仙高兴,最后尽皆醉了。我本不善饮,但听了牵牛织女二星的好消息,赏了“三十六仙女组合”的歌舞,又耳闻目睹了嫦娥的歌舞,所以自然也就醉得更快。不知道参加胜会的仙家们最后写诗了没有。我好象没有再写吧?回来后――直到第二日的凌晨,“天鸡啼鸣东方白”了,才想起昨日的胜会,颇有感慨。这样就随便作了几句诗。

    诗曰:

    瑶池开台阁,

    欢舞复清歌。

    美哉我仙人,

    盛世赞太平。

    49

    这日,沿着天河岸往西闲游,不觉已越走越远。此时天色已经不早了,再往前去,就是那天上有名的“化乐宫”了。那“化乐宫”,本是依山沿河而建,宫殿雄伟壮观,而里面的布局却更是精巧雅致、别具一格。宫里面,有一系列的休闲娱乐场景和设施,是专供仙人们偶尔感觉无聊时到此娱乐消遣的。传说不论是神仙还是凡人,如果有谁哪天感觉到不开心了,或者是有了不顺心的事情,只要到那宫里随处走走,坐上半日,喝上一两盏的仙茶,或者赏赏那儿无边美妙的风景,很快就能够化忧为乐、化悲为喜,一切的忧愁和不顺,立刻就会烟消云散,心情马上变得很爽。那“化乐”本身就是化“忧”为“乐”的意思。

    这地方我从没来过。因为我以为作为仙人,再怎么着也不至于达到这样依靠外力来排遣心绪的程度。可惜世间的人来不了这儿,否则――世间的人们哪,往往就是牵绕和不开心的事情太多了。

    距“化乐宫”不远,最近又新建了一座不大的别宫,曰:“牵女宫”。是专为天上的牵牛、织女二星宿建造的。“牵女宫”的内外广植了大片的梧桐树。现在这些树都已经长得枝繁叶茂、高大挺拔。这些梧桐,原是为了象征牵女二星千百年来最坚贞不屈的爱情。古代传说“梧”为雄性,“桐”为雌性。古诗有云:“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指的就是梧桐树的同生同死、至死不渝。

    自上次蟠桃会后,他两口儿得以“有缘星终成眷属”,从此不复分开。成为天上、人间的另一段新佳话。听到这好消息时,二星宿不禁各自喜极而泣。等到真的见了面,又都不由得执手言欢,都忙着替对方抹去欢喜的泪花儿。那情景,实在是可以感动天地、感动仙人。两星宿自然又是一阵千恩万谢。随后向玉帝、王母谢恩礼毕。

    却说此时,天上的这两位六星级的大元帅、最最上仙以及理所当然的领导核心,见此情景也不由得深受感动。王母连连擦了几次眼睛,后来对玉帝说:“都怪你,那个什么‘天上版’的‘三个有利于’就是出笼得太晚了。不知道你整日里都在忙些什么。”她说她自己现在都还感觉有点儿自责。不过就当时的形势而言,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时大家也确实有点儿仙僚了。玉帝连忙说:“是啊,是啊。”

    现在晚上,从人间再次观看星空,那牵牛,织女二星就已经离得越来越近,几乎已经可以并肩团圆了。什么?你看不见,而且还是分得很开?不会吧?拜托!那――也可能是因为你没有好好用心去看,或者说明你这个凡人还很不够多情。现在终于又发现差距了是吧?

    此时站在这里细赏看天河两岸的景致,那真是“风景这边独好”!天时已是傍晚。放眼望去,只见日光西斜,彩霞满天,青草连岸,水波潋滟。近处,成群的仙鹤和那些不知名儿的仙鸟们,一只只或在岸边小憩;或于水面低回;或交头勾颈,婉转啼鸣,“咕咕”作声呼朋引伴;而或振翅疾起,群鸟喧哗,声音传得极远极远。霞光倒映在河面上,一时间,河水波光粼粼,金色闪闪。河面很寥阔,河水极深,但这会儿亦是微波荡漾,波澜不惊。水里和岸边,都有很多的天牛。那些水里的牛,都高昂着头,十足骄傲自得的样子。岸边的牛也似乎极其悠闲写意,偶或摇摆着尾巴,不住地往四下里张望。两岸千花百树,芳草鲜美。玉树翩翩,瑶草浅浅,花语款款。阵阵清风不时扑面而来。

    看这儿,此时到处都象是被轻轻地笼上了一层远古般的梦幻,好一个五彩斑斓的纯真童话世界!这情景,很有些诗情画意,使我不禁想起在以前在人间的一处大山里,曾经见到过的一个叫做“西津晚渡”的景致。那里的山极绿,水极清,人极热情。记得有一次到了那儿,也刚好是傍晚时分。当地有一首诗,是专为描绘那时景色的。

    诗曰:

    杨柳洲头起暮烟,

    溪边争涉正纷然。

    翻开静影归樵急。

    踏破平沙猎马还。

    日落林幽山暗暗,

    风生波漾水涓涓。

    须知霞卷沙鸥宿,

    罢钓环城月满川。

    不过这沿天河四下的极景,比起那里渡口的场面来,不知道还要更加雄奇、秀美多少倍!只是觉得意境上有点儿相似。

    忽见前面天河边,这时走来一仙星。只见他中等个头,黑黑的脸膛,浓眉大眼,身材壮实,发髻高挽,身着紫玄色的云衣,正慢慢地向这边走来。一边走,还一边不疾不徐地唱着歌。他的嗓音醇厚、圆润,吐词清晰,歌声悠扬。还是个标准的“男中音”呢。歌声里,就明显带有几许怡然自得的韵味。只听他续续地唱道:

    喜鹊如聚,

    天河如梦,

    千年迢迢相逢路。

    隔水望,

    意愁苦。

    可喜今朝天条改,

    金风阵阵逢玉露。

    聚,也是缘!

    散,也是缘!

    这位,就是那今日天上最最当红的“牵女二星痴情组合”的男主角,天河里无数天牛的放牧统领,以前倍感幸福太短、而今已觉幸福无边的鼎鼎大名的牵牛星了。他正在唱的这支曲子叫作《河边牛》,类似于《山坡羊》什么的。

    50

    关于他和织女的爱情故事,早已流传得太久太久了。可是,有关他们第一手的资料大家却不一定十分清楚。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那织女,本来是天上手最巧、心最灵,最多才多艺的仙女。大家也都看见了的:凡是经她手织出来的云彩,往往最炫色、最灵动、最富有十足的想象力;经她手织出来的裳衣,也总是最合身、[365小说网|365book.net]最煽情、最动感飘逸。而且,也许我们大家都有点儿忽略了,其实,她还差不多是我们天上最无比多情的仙子,还多才多艺呢。即使单从容貌和气质而言,她也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天上、人间最难得的“超级靓女”之一了。总之,她各方面的条件就是太好了些。

    那么,她是怎样和牛郎这个十足的放牛郎走到了一起的呢?先说一个唐代“御沟题叶”的传奇故事。

    那个时候,曾经有个宫女叫作韩翠苹的,当然也是既有才也多情的主儿。大概是因为在宫里呆得太久,也太寂寞了的缘故吧,在一个秋天某日的午后,当她不无聊赖地行走在后宫,看见那不远处秋风萧瑟,层林尽染,落英缤纷,流水淙淙的情景,念及自己孤寂感伤的心事,一时间,不由得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忽然灵机一动。于是她就从地上捡起一片红叶,就在上面“此情可待,此恨绵绵”地题了一首“望情诗”,并随手把它放进了皇宫的水沟里任它流了出来。大家都来学习学习。那诗曰:

    流水何太急,

    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

    好去到人间。

    那红叶流出宫外时,恰好被当时一个叫作于的男子给捡到了。他于不经意间,忽然见了这红叶上的留字,先是莫名其妙地大吃了一惊,而后又有点儿不无夸张地大声吆喝道:“,,……原来这树叶也会怀……秋啊?!这可真是太奇怪了哇!”

    这也说明他至少懂得几个字,不然,怎么会知道那树叶亦有怀秋的心思呢?待看了上面的诗,知道题诗者原来是个宫女,于是就很受感动。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如果是谁有幸阅读了别人用心写作的“望情诗”,而不略微回复几句,那么写诗的人还不把谁们等同于文盲啊?这时他感觉诗兴忽来,于是就拾起一片红叶,也在上面题了一首诗作答,把它放入那水沟的上游任其流了进去。又恰好,他的诗被刚才那位多才又多情的宫女韩翠苹给等到了,你说奇也不奇?

    翠苹心里轻轻叹道:“真是天赐良缘啊!”由此,两人就开始了一场堪称是十分别开生面的“河沟之恋”。以后现代人再谈恋爱都喜欢往河边儿跑,就是受了她们二位的影响。大家说河边儿的环境特爽,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不耽误事呵。

    按说,他回的这首诗应该归属于“应情诗”一类。想来,发生在他们之间的这些“望情诗”和“应情诗”们,写起来也一定有趣,只是本仙一概没有写过,不知道在座诸位的你们写过没有?如果有什么经验或体会的话,不妨也拿出来,大家同赏共享?或者是有些效果不显著以及不尽人意的地方,也不要急,大家还可以多向以上的两位“老师”学习致敬,以后再接再厉。

    不管怎么说,大家看他们:这一个既已遣叶有意;那一个也并非拾诗无情。后来,两个有情人终于成了美好眷属。这事历来被传为佳话。回想起她们俩的生动故事,窃笑了一下。顺便胡掐几句以褒扬之,权作《有感》吧。

    诗曰:

    落叶有意舞翩跹,

    宫墙内外水涓涓。

    天若见你太可怜,

    不相见处总有缘。

    “天若见你太可怜,不相见处总有缘。”呀!我感觉自己随意写的这两句诗真是太好了,总结得太凝炼、太及时了,已经有点儿泄露天机了都!所以说在有的时候,大家不要总是埋怨自己的时运不济,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就单凭你的那点儿小境况,未必就很可怜到家了,难道说你还能和人家唐朝的宫女韩翠苹有的比吗?至少说你都还可以到处跑的;还可以上网交友聊天、发照片;还可以通过书信或短信加强联络;还可以上别人的博客播客,自创博客播客什么的。如今的空间就是有点儿太大了呀。

    你看,他们两人交流的方式多奇特啊――都是用一片片的树叶子在水沟里传来传去的,事实证明这样的效率还可以。所以后来,就又多了一个词,叫作“沟通”,就是说“从水沟里暗通消息很方便”的意思。现在说,有很多原本可以是光明正大的事情,都还需要暗暗“沟通”呢,那么你说还有另外的很多的人和事,是否就更加需要好好“沟通”呢?唔,今儿个的这个……感慨嘛,就是有点儿太多了。

    不过他们的这个办法看似浪漫,却只能在那个特定的时期用。如果到了现在,谁也幻想着偶尔效仿那么一回,往不管是哪条水沟里胡乱地扔些树叶片子并期待有所艳遇的话,那恐怕即使你等上一万年也不会有一个闲人来理睬你一下的!

    因为有了这个极其香艳的传说,后来,其他的宫女们就都纷纷效法这个做法了,听说后来竟然也有不少无比空虚痴情的宫女由此找到了各自的归宿,而且结局也够美满。再以后,那些宫女们平时见了面,互相问候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流了吗?”

    呵,呵,呵。她们指的是那些从水沟里流出去、从水沟外流进来的,诸如青的、黄的、紫的、花的等等各种颜色、各种规格和各种版本的树叶子。看来你们又想多了吧?

    后来,就有不少的精明者,没事就专门守在皇宫外面的水沟旁,目的有两个:一是寻找艳遇;二是偷窃那些宫中女子们写的香诗――反正不是“艳”就是“香”的,真可谓“入宝山而不空返”呐。

    一直以为,唯独月宫的墙外不时有些“绕墙派”,没想到在人间的皇宫外也会有。何况他们不仅只是“绕墙”,而且还“绕沟”。只是其心思之细密,用心之良苦则更胜一筹。于是从此,从这儿水里流出去的每一片树叶子,都不会轻易地放过,都要被人捡起来仔仔细细地审核一遍,看看有没有可以利用的价值。这好象都已经形成一项产业了。有有心者,开始对里面流出来的叶子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后来,竟然也能够从那些叶子上面抄得不少的诗作,也有好多诗作是出自一人之手的。把那些诗汇集起来,竟又出版了无数的诗集。而且,那些诗们的水平和意境也是相当的高。只是在她们的诗里,时常不免总有些幽怨和期待的色彩。别人说这些诗就都应该归属于“怨情诗”之类。

    所以现在我们说,唐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诗歌和诗人极其泛滥成灾的时代。你说――连那些沟里、水里、花上、树叶上、石头上等等到处都是诗了,还能不泛滥成灾、一发而不可收拾吗?据说今日大家在典籍里见到的很多唐诗,凡是作者为“佚名”的,那肯定都是里面的宫女和宫墙外面人们的大作。而且说不定,即使那些署有名字的,也有很多是无端剽窃宫女们辛勤劳动成果的。据说有的通过这种途径,居然还成为了不起的“诗人”。

    有通过这样经历出名的“诗人”们,当别人去采访他成功的秘诀时,他就说:“我嘛,只是把别人埋头写诗的时间,都放在了等待拾那河里的树叶子上去了。”是啊,他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