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第四十三章 不得不打

作者:闪烁
更新时间:2018-11-13 04:53:47
    一秒记住【.la】,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第四十三章不得不打

    严格说来,从宝坻区到滨海区的潮白河防线算不上一条真正的防线,不但河面没有宽到足以阻挡美军的地步,部署这条防线上的也只有三个编集团军与几万民兵,没有一支像样的主力部队。

    事实上,正是这条防线,挡住了美军四十八个小时。

    要怪,也只能怪美军没有做好事先准备。

    虽然美军各支作战部队中,就连国民警卫队中都有不少的工程设备,每个主力师还编有专门的工程部队,拥有不少机械桥与工程桥,但是美军并没料到,会这条小河遭到中**队阻击,快推进的时候,美军将工程设备全都放了后方。

    遭到阻击后,美军又战术上犯了错误。

    当时,美军完全可以强度潮白河,根本不用理会驻守宝坻的那个编集团军。如此一来,美军就能沿着二零五国道(潘庄以西与一一二国道同线)推进,多半天就能杀到天津主城区。结果却是,美军前线指挥官担心侧翼受到威胁,不敢立即渡河,而是将部队展开,并且派遣集团军的一个美军主力师与两个日军二线师前去攻打宝坻区,准备占领宝坻之后再向天津推进。

    虽然这一错误指挥被帕特里奇及时纠正,但是这里浪费的几个小时,让东北军潮白河对岸站稳了脚跟,并且东岸的部队撤回来之后,炸掉了二零五国道上的桥梁,给美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等到美军调整好部署,潘庄强渡潮白河的时候,不但对岸的东北军积极应战,美军还得冒着炮火架设机械桥,并且成功渡河之后先巩固西岸的桥头堡,扫荡附近地区,等到美军再次推进的时候,已经是二十三日上午了。

    这个时候,不但第二十六集团军天津主城区做好了战斗准备,罗耀武还非常及时的增派了四个编集团军,并且将组织起来的近三十万民兵与自参加战斗的五十多万武装平民编入了作战部队。

    如此一来,当时天津主城区内的守军过了一百万。

    对美军来说,这无疑是大的噩梦。

    要知道,美台联军攻入南京的时候,南京主城区内的守军不到七十万,主力部队近有大约二十五万。从主城区的范围来看,天津与南京相差不大,都属于千万级城市。如果说防御强度的话,天津肯定过了南京。守军兵力增加了大约百分之五十的情况下,就算美日联军的战斗力强,也很难立即打下天津。

    保守估计,美日联军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占领天津。

    一个月后,就是十二月底了,就算美日联军占领了天津,也会因为气候过于恶劣,不得不将攻打北京的时间延迟到年后。这几个月内,东北军肯定不会无所作为,除了继续京津地区与美日联军作战之外,还会积极调动敌后游击队。

    当初,帕特里奇计划迟十二月上旬起攻打北京的作战行动。

    显然,局面并没有帕特里奇预料的那么乐观。

    美日联军渡过了潮白河,向天津主城区推进的时候,帕特里奇不得不做出一个非常关键的选择,那就是要不要立即攻打天津。

    原因很简单,只要美日联军攻入了天津主城区,他就没有选择的机会了。

    如果按照之前的计划攻打天津,美日联军就得投入多的兵力,争取十二月十日之前打下天津。如果不打算投入多的兵力,帕特里奇就得让美日联军呆天津主城区外,甚至得主动退回来,等到天气转暖后再起进攻。

    对帕特里奇来说,这肯定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抉择。

    从政治上讲,美日联军肯定不能退。要知道,攻打京津地区,不仅仅是军事行动,也是政治行动。对美国来说,只有打下北京之后,才有足够的理由宣布从中国撤军。对日本来说,占领北京是日军华军事行动合法化的必要基础,也是美军撤兵之后,日本主导北方战场的必要基础。

    问题是,以美日联军现投入的兵力,肯定无法及时打下天津。

    增兵的话,就只能提前动用d集团军。

    虽然d集团军已经完成整编,顺利的话,数日之内就能到达前线,并且参加战斗,但是帕特里奇的规划中,d集团军是攻打北京的预备队。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原计划,即便打下天津之后,帕特里奇都不见得会立即动用d集团军,而是要等到攻入北京之后,无法立即拿下北京的情况下,才会让d集团军出动。由此可见,如果动用d集团军攻打天津,不但进攻北京的时候没有预备队了,就连打下天津之后,也不见得有足够的兵力攻打北京。

    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帕特里奇还会仔细斟酌。

    可惜的是,现连这个时间都没有。

    以美日联军的推进度,帕特里奇必须一天之内做出决定。

    可想而知,当时帕特里奇的压力有多大。

    这么短的时间内,帕特里奇只能量从军事角度出。决定是否出动d集团军的问题上,帕特里奇还得想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就算出动了d集团军,美日联军也没有绝对的把握十二月十日之间拿下天津。

    要知道,d集团军快也只能十一月三十日投入战斗。也就是说,只有十天的时间让美日联军攻打天津。就算此之前,集团军为攻占天津打下了基础,甚至天津主城区里站稳了脚跟,因为城市攻坚战的变数太多,东北军肯定会不惜代价的死守天津,所以没有任何人敢保证十二月十日之前打下天津。再说了,就算十二月十日之前打下了天津,如果此之前的战斗中损耗了太多兵力,不得不花时间调整部署,甚至是重集结进攻部队,美日联军也就无法立即起攻打北京的作战行动。到时候,仍然得拖到十二月底,也就同样得错过攻打北京的后时机。

    出于这一点,帕特里奇做出了暂停进攻的决定。

    只不过,他还没有来得及下达这道命令,一份从五角大楼来的作战命令就让他不得不改变决定。

    显然,这是美国当局的决定,准确的说,是美国与日本的共同决定。

    命令是由加布里埃尔下达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集中全部力量,以快的度攻占天津。

    当然,加布里埃尔对这条命令做了解释。

    关键就是占领天津后,美日联军如何攻打北京。

    对于这个问题,加布里埃尔说得很简单,即日本将继续增兵,并且十二月二十日之前将相当于十二个主力师的二十万作战部队送上前线。虽然帕特里奇提出了质疑,即日本6军已经没有可以调动的主力部队了,但是加布里埃尔说得很清楚,日军增派的是二线部队,所谓的主力师团,指的是由这些部队替换下来、并且进行了整编的前线作战部队,至少战斗力上不会差得太离谱。

    当然,帕特里奇并不感到满足。

    别说那些临时由二线部队整编出来的主力师团,就连日军现的主力师团,战场上的表现也足以让人失望。可以说,如果不是第二十一师与第十九师南面有点收获,帕特里奇早就对日军绝望了。

    帕特里奇需要的,绝对不是日军,而是美军。

    对此,加布里埃尔也做出了答复,即白宫已经原则上同意继续向北方战场增兵,只是仍然需要解决某些问题。

    不用加布里埃尔解释,帕特里奇也知道是什么问题。

    当时,美军能够派往北方战场的主力部队,就只有留南方战场上的四个主力师,其中主要的就是第一骑兵师与第二装甲师。要知道,此之前,美军为了照顾北方战场,没有与台湾当局商量的情况下,改变了增兵方案,将第五步兵师派了过去,留下了一个第三次南京会战中改编而来的主力师。对此,台湾当局提出了强烈抗议,直到美国当局答应多提供五个装甲旅的全部主战装备,并且年底前运送到位之后,台湾当局才没有闹下去。如果从南方战场上调遣美军主力师北上,大的问题就是台湾当局。

    这也可以理解,如果没有美军主力部队的支持,台军南方战场上根本站不稳脚跟。

    要知道,长江防御司令部已经成立,长江防线得到了巩固,而王虞珉指挥的华中军从拱卫长江防线中解脱出来之后,安徽与江西频繁出击,以近似于游击战的方式打击美台联军的小股部队,特别是台军的巡逻部队,给台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如果美军主力部队被派往北方战场,华中军肯定会趁机起战略反攻。以台军的战斗力,别说稳住战局,恐怕连一条战线都守不住。

    问题是,帕特里奇等不起。

    与加布里埃尔通电话的时候,帕特里奇就提到,不管用什么办法,必须十二月十日之前将包括第一骑兵师与第二装甲师内的四个美军主力师送到北方战场上来,不然美日联军打下天津也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这无法改变美日当局做出的战略决策。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四十三章 不得不打)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