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第一百六十一章 曾胡会

作者:玉葬沉烟
更新时间:2018-11-13 04:53:07
    .一八六一第一百六十一章曾胡会

    十月末。教改令下达的两个多月后。第一所免学费的新式小学堂“慧泽小学”。在奉贤县南城建成。学校校长是容闳的一名学生。教师是两名来自复旦公学堂的毕业生。还有两名当地聘请的秀才。专职负责儒学教育。由于学费全免。南城学区有一百名适龄少年入学。

    当然。其中也不乏某些短视的家长。觉得读书没什么用。将来又不考功名。所以宁愿让孩子在家打酱油也不想让孩子上学。但奉贤县政府对于教改法的执行很严格。政府派出专人对这些家长进行劝说。强制他们允许自己的孩子上学。

    曾纪泽一直把教育视为重中之中。“慧泽小学”的开学消息经由《明报》大篇幅的宣传。自然也就到了曾纪泽的办公桌上。为了表示他对教育的重视性。曾纪泽亲自参加了该小学的开学典礼。

    按照教育司的学校礼仪规定。学堂开学典上。学生将穿着汉服。对夫子像行跪拜之礼。并由校长对学生训导《论语》之中的圣人之言。勉励他们尊师重道。勤奋刻苦。学业有成。将来报效国家。

    儒学乃是中国文化之本。尽管他在经历了满清的摧残之后。精华锐减。糟粕累累。一直为后人所诟病。甚至后世有许多人将中国之衰落。怪罪于儒学之腐朽。岂不知今时之孔孟之说。早已被那满清殖民者改得面目全非。将一个变通、大气的儒学。改成了现今保守、固执的奴才之学。

    所以曾纪泽要对儒学进行改造。他令冯桂芬等人从宋以前地儒学中拾取精华。编写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儒学课本。而慧泽小学也将成为新儒学的首个使用学堂。

    为了显示传统与开放并重。曾纪泽亲笔为慧泽小学题了一词。是为“礼法育德。科学明智”。而这一题词很快为各个新建小学所吸取。纷纷将之以碑文树立于校园正中。作为各小学的校训。

    就个人而言。曾纪泽不喜欢形式主义。但有些有时候。这个形式主义还不得不搞。曾纪泽在慧泽小学旁听了整个上午。从儒学课到算术课。从算术课到体育课。他甚至还在体育课上即兴表演了一番跳绳的功夫。这种全新地西式锻炼方式。使得学生们大感新奇。很快。跳绳成为了学生课外娱乐。风靡一时的项目。

    曾纪泽在参观过慧泽小学后。顺道前往奉贤县政府视察。而当他走进颇为气派地县政府时。本来愉悦的心情却顿时阴沉下来。

    “王爷劳累一上午。下官特备下酒宴。还请王爷赏脸。”县长罗志诚以为曾纪泽的脸色不好是因为饿了。

    曾纪泽暂不发作。待进大堂之后。却见数桌丰盛的酒宴已摆好。什么山珍海味。珍佳肴。一应俱体。

    罗志诚笑道:“王爷。这些都是咱们奉贤的特色菜。可能比不上王爷的王府膳食。但也算尝个新鲜。”

    曾纪泽哼了一声县长。本王倒想知道。你一个县长一月的俸禄是多少?”

    罗志诚一怔王爷。我大明律例。县长俸禄一月七十两银子。”

    曾纪泽冷冷道:“那这一顿酒宴下来。岂不是你一个月的俸禄都花光了。罗县长你这一月该怎么过活呢。”

    罗志诚讪讪一笑爷视察乃是公务。这吃住地开销。自然也会由公费来付。就下官这点俸禄。怎么请得起王爷呢。让王爷见笑一眼这高堂大院王看你这县政府盖得颇有气势。想必也花了不少银子吧。”

    罗志诚似乎听出了几分意思。忙又解释道:“这县政府乃办公之所。下官的宅弟并不在此。比起这里自然是差远了。下官想这县政府嘛。代表着是官家的威严。自然要盖得有气势一点。方能让百姓镇服。”

    “胡说八道!”曾纪泽拍案而起。将那罗志诚吓得混身一颤。险些跌倒在地。罗志诚骂道:“这一顿酒宴。够那小学半年经费。你这一座县政府。够建十几座小学。你身为一方父母官。不将财赋投入该用之处。却挥霍于这些无用的开支。将本王廉洁训导视若无睹。罗志诚。你可知罪!”

    满清统治下的官场。公款吃喝是习以为常。县衙高墙大院。民居草顶泥墙那是再正常不过。罗志诚原本就在满清统治下做官。现在虽然剪了辫子。换了身官服。做了大明的官。但内心里那种满清官场的陋习却积重难返。故在曾纪泽看来这些挥霍之事。在他而言却是再正常不过。

    被吴王这么一骂。那罗志诚吓得两腿一软。扑嗵就跪了地下。哭道:“小人知罪。小人知罪。请王爷恕罪。给小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曾纪泽怒道:“本王给你机会。谁给那些饥死街头的百姓机会。来呀。将罗志诚官印没收。从此除为庶民。”

    左右护卫上前。将哭哭啼啼的罗志成官服剥去。官印没收。又将他轰出了县政府。在场地官员们是个个心惊胆战。低头自省。不敢正视曾纪泽犀利的目光一眼。

    曾纪泽朗声道:“从今往后。上级到下属辖地视察。吃饭消费不得超过十两。各级所属政府。哪一个敢盖得比当地小学豪华。直属长官一律撤话就是法令。哪个敢与大明律法作对。本王就要他后悔至

    曾纪泽地训斥令在场官员无不动容。纷纷表示一定要检点反省自己。而曾纪泽在回到上海之后。立即下令成立一个“廉政司”。全面负责对本省官员的**监督。

    廉政司总长一名。下设七个科。分别对受贿、贪污、渎职、公款私用等官员违法犯罪进行监控。拥有随时传询县级以下官员的权力。在经过吴王同意以后。对市长以上官员亦可进行传询。该司不经江苏省政府管辖。而是直接接受吴王的领导。并只对吴王负责。

    同时。曾纪泽剥夺了各级主管长官的司法权。各县市逐级设立数量不一的法官。省一级设立*由吴王选择。下一级法官由上一级法官选任。

    尽管曾纪泽的这种方式并不能形成有效地“司法独立”。但比起满清原先主要长官一人身兼行政、司法大权已经有很大地进步。对于扼制以权乱法还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而对于司法方面的改革。曾纪泽只是开了个头。他只有等待时机成熟之后。进行更深入地司法独立改革。

    曾纪泽在江苏的一系列改革。无一不是首创。没有一项不引起广泛的轰动。尽管在江苏一省。通过报纸的宣传。以渐被压服。但在南京朝廷中。这种质疑与反对声却是一直不断。更由于浙江战事的拖延。曾皇不得不将他召回京里述职。

    曾纪泽不得不暂时赶回南京。他抵达南京的当天夜里。便去拜会了已经抵达南京两个多月的胡林翼。

    “楚国公。这是路易丝医生托本王给国公你带的药。上一次她送给你的药也应该服完了吧。”曾纪泽从白震山手里接过数盒药放在了桌上。

    谢吴王关心了。”胡林翼笑纳了。看他那脸色。说话的气息。似乎身体已比两年前大为不如。他这病本就难治。即使是西医。也只是暂缓病情。延续了他的生命而已。

    “世伯。武昌发生的事。让你受惊了。侄儿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还请世伯见谅了。”曾纪泽换了更为亲切的称呼。在胡林翼面前。他还是不敢摆王爷的驾子的。

    胡林翼摇头笑道:“没什么大不了的。换做是我。也许会和吴王你做一样的选择。毕竟清廷已经**到根子上了。改朝换代。或许中华还有一丝复兴的机会。”

    曾纪泽道:“世伯能这么想。侄儿就宽慰多了。想当初侄儿在世伯幕下时。就从世伯那里学到不少东西。今日一来。一者是来看望世伯。二来胡林翼咳了几下眼界开阔。向洋人学习。大兴改革也是合情合理。只不过这步骤有些急了。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反对之声不息也是情理之中。”

    胡林翼的深察力还是不减。曾纪泽叹了一声界变化日新月异。欧美列强。无不时不刻不在突飞猛进。就连我们近邻的小小日本。现下也在酝酿着改革浪潮。我大明若不抓住宝贵的时间改革。何时何日才能赶上列强。其实侄儿以为。改革的速度不是急了。而是应该更快才对。”

    胡林翼若有所思说得不无道理。两年以前。在汉口的洋船中。蒸汽轮船才刚刚出现。而今再看。整个长江上跑的洋船。已几乎都是蒸汽轮船。这世界的变化。确实是我等难以预料。只不过……我中华受满清蹂躏。弊病极重。要想在短时间内革除陋习。自强振兴。只怕是颇为不易呀。”

    曾纪泽豪然道:“中华弊病虽重。但我地大物博。人力丰富。只要我们敢于上下协力。开拓革新。侄儿以为。二十年之内。必可与列强争雄于世界。”(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