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10

作者:魏清月
更新时间:2018-01-21 04:00:00
经满了。”“是啊,是满了。”禅师放下茶壶说,“就是因为它满了,所以才什么都倒不进去。你的心就是这样,它已经被骄傲、自满占满了,你向我求教怎么能听得进去呢?”

    这件事情传出后,顿时成为一段佳话。谦虚是一种美德,一种高尚的情操,所以高尚的人必然谦虚。

    19世纪的法国名画家贝罗尼到瑞士去度假,但他并不是单纯的四处游玩,而是每天仍然背着画架到瑞士各地去写生。

    有一天,贝罗尼正在日内瓦湖边用心画画,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站在他身边看他画画,还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没有反驳,都一一修改过来,末了还跟她们说了声“谢谢”。

    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在车站又遇到昨天那三位妇女,她们此时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讨论些什么。那三位英国女游客看到他,便朝他走过来,向他打听:“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致意,回答说:“不好意思,我就是贝罗尼。”三位英国妇女大吃一惊,又想起昨天不礼貌的行为,都不好意思地跑掉了。

    骄傲常常改换自己的角色。就其情感实质来说,我们分不清自豪与骄傲有什么本质区别,说白了,自豪无非是骄傲的又一种扮相罢了,只是更具伪装性,让人看不到它的本来面目。骄傲和其他人类的特质一样有它的古怪之处,比如我们常为自己勇于承认错误而感到无比骄傲,骄傲这时似乎又成为对我们错误和缺点的掩饰。骄傲的人,往往用骄傲来掩饰自己的卑怯。骄傲是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个方面或领域有卓越价值的肯定,是人对自己成绩的认知。骄傲是人难免的情绪,但过度的骄傲就是高傲。一个心怀高傲的人,是不会把别人放在眼里的,他们都认为自己比别人强。但这些人都忘了,高傲的人只能让人厌烦,要知道人外有人,太过骄傲只能自取其辱。

    不要卖弄自我

    托马斯?肯比斯说:“一个真正伟大的人是从不关注他的名誉高度的。”一个人不会因为自己的成就而傲慢,也就不会抱怨自己命运的悲惨。相反追慕虚荣的自我卖弄,是一种腐蚀人类心灵的通病,没有人在一生中能够完全不受它的影响。

    第29节:第三章 做人禁忌(2)

    许多人都有一种虚荣的心理,在无意中获得了一件心爱的宝物,或办成了一桩得意的事情,往往爱在人前炫耀一番。这种炫耀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卖弄,这样一来,别人知道自己拥有了宝物肯定会投以赞赏和羡慕的眼光,而且自己还因为有这样一件宝物,办成了一件漂亮的事而沾沾自喜。

    有了好东西就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把自己拥有的好东西露给别人看一看,把自己的得意之事说给别人听听,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如果炫耀的心理太炽热,想听好听、奉承和赞美之话的渴望太强烈了,人就陷入了“卖弄”之歧途。而这种卖弄有时就像是毒药,会让你上瘾,最后失去做人的本性。

    那些卖弄者往往矫揉造作,故意要显露某些东西,企盼获得他人的喝彩,以满足自我的虚荣之心。这种人生状态虽不会给人带来什么灾难,但却常常引发他人的厌恶,甚至鄙视,且易养成自我骄傲自满的心理,于人生的发展大大不利。

    一位质朴的农夫,在田里拾到一个非常脏的卢布。有人对他说:“只要你情愿,我们就用三大把五分的硬币跟你调换。”“不!”农夫想,“我一定要让你们出价更高。如果我略施小计,你们会争着抢着出大价钱来买哩!”于是他找来了铅粉、树皮和砂纸,先把金卢布在砖上磨着,再用树皮刮着,然后用砂纸和铅粉擦着。最后,金卢布变得金光闪亮,可是却没有人要,因为它的重量减轻了,价值也降低了。

    有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也向这位质朴的老农看齐,好卖弄自己。我们往往把各种徒有其表的时髦当成典范。因此,当你为质朴的灵魂撕去粗野的外表时,千万不要糟蹋了他们善良的品质,而只落得虚有其表的光彩,到头来不但品质没有提高,反而以糟粕代替了精华。

    好卖弄的人往往都是虚荣心很强的人。虚荣是你心灵深处的魔鬼,使你变得自负,误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有些人私底下常常十分无奈,但还是拼命想出风头,结果什么也得不到。一旦真相大白,他们便无地自容,失去信心,放弃了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的机会,到头来,虚荣带给他们的只有失败。其实,这些人是在玩一场注定要失败的赌博游戏,他们将变成一个固执己见的人,到最后处处碰壁,夜不能寐。

    当你视荣誉为虚无的时候,你的荣誉是实在的;当你唯名利是图,视荣誉为至宝的时候,你的荣誉是虚无的,是心灵堕落的表现。你没有荣誉时追求虚荣,虚荣可以助你,成为你生命的动力;你为了私欲而贪图虚荣,虚荣可以害你,成为你生命的累赘。因此不要带着这些负累去面对你漫长的人生之路。以一颗轻松、纯净的心态去面对。那时你就会发现,你的人生之路充满了阳光。亲爱的朋友们,丢掉你那颗虚荣的心吧,我们要像元代王冕《题墨梅》诗中说的那样:“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要在别人面前吹毛求疵

    “吹毛求疵”使我们过分关注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生活中的缺点和不足,促使我们认为生活并不尽如人意,没有什么是尽善尽美的。

    “吹毛求疵”的意思是你在仔细观察寻找哪里有需要固定和修理的地方,也就是找到生活的破损和缺陷,然后或是尽力去修补它们,或是至少向别人指出来。这一癖好不但会使别人疏远你,它也会使你感觉很糟。它鼓励你去考虑每件事和某个人的不当之处,尤其是你不喜欢的地方。

    克鲁斯不是个引人注目的人。他本可以悠闲自在,安安静静地生活,然而,他偏要一刻不停地向人“介绍”自己。当他说杰克长得太高时,同事情不自禁地看了看克鲁斯。虽然他们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相识,同事却发现,克鲁斯实在太矮,好像发育时期父母亏待了他。当克鲁斯讲汤姆的眼睛看着让人恶心时,同事才注意了克鲁斯的眼睛,并拿他的眼睛和汤姆的眼睛作了对比。这才吃惊地发现,相比之下,原来汤姆的眼睛是那么清澈,那么明亮。克鲁斯总说大卫有个难看的塌鼻子,却没有注意到他自己脸上的肉团也不怎么样。在他说欧文的牙齿是“豁牙啃西瓜”,却忘了他自己的门牙间那条气魄开阔的“巴拿马运河”。他在挑剔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相应地关注到他的缺点。

    第30节:第三章 做人禁忌(3)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事和朋友,尽量找找他们身上的优点吧!不少人为完美而吹毛求疵,结果反而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质量。由于过分注重一些毫无价值的生活细节,他们自我折磨,以至于精神萎靡,心境恶劣,疲惫不堪。你要是领悟以下几点,你的生活会变得轻松些。我们凡事应该看开一点。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即使弄得清清楚楚,也没有什么意义。至于有些并不太重要的事情,基本了解也就可以了,更不必钻牛角尖了。只有对小事看开了,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也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处理大事,进而有所发现,有所领悟。这样,心境也就自然变得舒畅起来了。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应该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你吹毛求疵,是因为你把许多无足轻重的事情看得太重要了。实际情况肯定并非如此。在人的一生中,真正值得重视和谨慎处理的是那些足以改变命运的事件、机遇和挫折。人没有必要处处留神,那只会增加你的负担。当你发现可能遇到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时,你会发现吹毛求疵不过是一种可笑的心理。

    忌用鼻音和尖音说话

    声音就像是语言的衣裳,它能完全表现一个人。粗浊或优美的品格,在粗浊或优美的声音中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语言是我们的思想及情感的表达方式,是来自一个人心底的声音,没有语言作为工具,我们的思想及情感就表现不出来。一个人虽然不一定能完全说出自己,但却多数能鉴别及透露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在有意无意间,在别人的眼前,他往往以每一句话、每一个语音来描绘自己的轮廓与画像。

    如果你的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而你又不知是何原因时,录下你的声音,可以帮你了解自己与人沟通时的风格。在公司的会议上,作为领导往往是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而无法让雇员们参与到讨论中来。很多人都在抱怨员工的工作态度消极或是缺乏责任心,但是也许问题不在员工的身上,而在于领导者自身。具体地说,就是你的沟通方式不对。

    声音是你传达给别人的第一个讯息。尖利或粗暴刺耳的声音给人的印象是反应过火、行为失控。从某种角度来讲,声音是一种威力强大的媒介,通过它可以赢得别人的注意,能创造有益的氛围,并鼓励他们聆听。因此说话时和缓的语调和圆润的声音往往会给别人留下极好的印象。

    人在通过说话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时,最要不得的是两种表达的声音:鼻音和尖音。用鼻音和尖音说话,在交往中具有破坏性的效果。用鼻音说话,尤其是初次与人交谈时,往往会给人一种无精打采的厌烦之感。而用尖音给人的感觉是不愉快的。因为尖音刺耳,使人神经紧张,容易破坏谈话的气氛。

    纠正鼻音必须努力减低心理紧张,放松你的下颚、舌头,张开喉咙,使声音可以由此散发,而不从鼻孔中遁出。此外,平时还应多作放松喉咙的训练。尖音的消除当然也离不开心理因素,因此要做到心平气和。另外一种矫正的方法就是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了,思想也就放松了,说话时的语调也就随之变得柔软了。这样你就不会因为你的声音而打断你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的可能性。你的人际交往也就会变得轻松而愉快。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中国有“逆鳞”一说。逆鳞就是龙喉下直径一尺的地方,传说中的龙身上只有这一处的鳞是倒长的,无论是谁触摸到这一部位,都会被激怒的龙杀掉。人也是如此,无论一个人的出身、地位、权势、风度多么傲人,也都有不能别人言及、不能冒犯的角落,这个角落就是人的“逆鳞”。

    人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都有自己的缺陷、弱点,也许是生理上的,也许是隐藏在内心深处不堪回首的经历,这些都是他们不愿提及的“疮疤”,是他们在社交场合极力隐藏和回避的问题。被击中痛处,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尤其是他人身上的缺陷,千万不能用侮辱性的言语加以攻击。中国人可以吃闷亏,也可以吃明亏,但就是不能吃“没有面子”的亏。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你触及了这块伤疤,他都会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反击。他们都想获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第31节:第三章 做人禁忌(4)

    揭竿而起的农民英雄陈胜,就特别忌讳别人提及自己“地主家长工”的出身。他的几位患难兄弟就因在他面前无意提起他“庄稼汉”时期的事情,而触犯了他的“领袖形象”,戳到了他的痛处,招来杀身之祸。

    三国中的英雄刘备是个“少须眉”的形象。在古代,胡子和眉毛稀少的男子被人认为是没有男子汉气概。刘备刚到西蜀时,曾被刘璋手下胡须茂盛的张裕取笑嘴上没毛,令他十分恼火。等后来他赶跑了刘璋成为张裕的主子的时候,终于找了个借口,把张裕杀了。由此可见,虽然刘备表现得有些心胸狭窄,但张裕说话尖酸刻薄,讨得一时的口头便宜,不懂维护他人尊严才是招来杀身之祸的根源所在。

    在封建社会,大兴“文字狱”就成为了统治者的一块“遮羞布”。只要触犯了当权者的禁忌,就会丢了自家性命,严重的还会招致灭门惨祸。人在吵架时最容易暴露其缺点。无论是挑起事端的一方还是另一方,都是因为看到了对方的缺点并产生了敌意,敌意的表露使双方关系恶化,进而发生争吵。争吵中,双方在众人面前互相揭短,使各自的缺点都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无论对哪一方来说都是不小的损失。

    某公司的一个部门里有两位职员,工作能力难分伯仲,互为竞争对手,谁会先升任科长是部门内十分关心的话题。但这两个人竞争意识过于强烈,凡事都要对着干。快到人事变动时,他们的矛盾已激化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好几次互相指责,揭对方的短。科长及同事们怎么劝也无济于事。结果,两人都没有被提升,科长的职位被部门其他的同事获得了。因为他们在争执中互相揭短,在众人面前暴露了各自的缺点,让领导认为两人都不够资格提升。

    办事聪明的人会及早预料到上述结果,不会冒冒失失地挑起争端,反而会做好表面文章,让对方觉得你对他是富有好感,凡事为他着想。《菜根谭》中有句话:“不揭他人之短,不探他人之秘,不思他人之旧过,则可以此养德疏害”。只要你对他人心存厌恶,再巧妙的方法也不能掩盖,而假装出来的友善终有一天会让你自食其果。

    任何一个人都是可以成为敌人也可成为朋友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