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4

作者:魏清月
更新时间:2018-01-21 04:00:00
这方案是他们小组所有人讨论的结果,而且,他们项目经理也非常赞同,这个策划案60%都是项目经理的想法。可没想到领导直接把项目经理叫来,当面对质。主管领导追问项目经理:“听说这都是你想的,就这种东西还能叫方案,还值得你们那么多人来集体策划?我看你这个项目经理还是不要当了。”

    从主管领导的办公室出来后,他又被项目经理狠批了一顿。项目经理告诫他,以后说话前动点脑子,别一五一十把什么都说出去。

    可见有些话真不该说,正所谓话到嘴边留三分,揭人短的老实话更是万万不能轻易出口。

    张小姐在某国家机关做办公室文员,她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可每当就某件事情征求她的意见时,她说出来的话总是很伤人,而且她的话总是在揭别人的“短处”。有一次,同一部门的同事穿了件新衣服,别人都称赞“漂亮”、“合适”之类的话,可当人家问张小姐感觉如何时,她便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你身材太胖,不适合。这颜色对于你这个年纪的人显得太嫩,根本不合适。”

    这话一出口,原本兴致勃勃的同事表情马上就僵住了,而周围大赞衣服如何如何好的人也很尴尬。因为,张小姐说的话就是大家都不愿说的得罪人的“老实话”。虽然有时她也很为自己说出的话不招人喜欢而后悔,但她总是忍不住说些让人接受不了的实话。久而久之,同事们把她排除在集体之外,很少就某件事儿再去征求她的意见。她也成为了这个办公室的“外人”。

    “快人快语”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得罪他人,会让你在人际关系上屡遭挫折。举一些例子,你到医院探望住院的同事,你知道他病情很严重而他自己却不知情,如果你直接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他,你一定会因为鲁莽而不能被大家原谅;早晨上班遇到熟人,他向你问好,你心里烦恼,便口无遮拦地说:“好什么好,真见鬼了”,呛得人不知所措,你一定会被认为是一个不知好歹、没有修养的人。

    所以,一个心理成熟、懂得社交技巧的人应该知道在什么时候该以怎样合适的方式说话办事。实话不一定要直说,而可以幽默地说、婉转地说或者延迟点说、私下交流而不是当众说,等等。同样是说实话,奇#*收集整理用不同的方式说,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

    别在失意者的面前谈论你的得意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海洋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更何况人无完人,谁都有失意的时候,因此当你面对失意的人时,应学会宽容。

    人生得意需尽欢,如果你正得意,要你不谈论不太容易,哪一个意气风发的人不是如此?所以这种人也没什么好责怪的。但是谈论你的得意时要看场合和对象。

    有一天,小宫约了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饭,这些人都是他以前的旧友。他把他们聚集在一起主要是想借着热闹的气氛,让一位目前正陷于情绪低潮的高峰心情好一点。

    高峰不久前因经营不善,不得已将公司关闭,妻子也因为不堪现在的生活压力,正与他谈离婚的事,内忧外患,他现在非常的苦恼。

    来吃饭的朋友都知道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因此大家都避免去谈与事业有关的事,可是,其中一位因为目前赚了很多钱,酒一下肚,忍不住就开始谈他的赚钱本领和花钱功夫,那种得意的神情,小宫看了都有些不舒服。正处于失意中的高峰低头不语,脸色非常难看,一会儿去上厕所,一会儿去洗脸,后来就找了个借口提前离开了。

    小宫送他到巷口的时候,他很生气地说:“老姜会赚钱也不必在我面前说嘛!”

    小宫此时非常了解他的心情,因为在以前他也经历过事业的低潮,正风光的亲戚在他面前炫耀他的薪水、高档的房子、名贵的汽车,那种感受,就如同把针一支支插在他心上那般,说有多难过就有多难过!

    第11节:第一章 处世禁忌(11)

    因此当我们与别人相处时一定要注意,切记不要在失意者面前谈论你的得意!如果你正得意,要你不谈论不太容易,谁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的意气风发。所以这种人也没什么好责怪的。但是谈论你的得意时要看场合和对象,你可以在演说的公开场合谈,对你的员工谈,享受他们投给你钦佩的目光,更可以对路边的陌生人谈,让人把你当成神经病,就是不要对失意的人谈,因为失意的人最脆弱,也最多心,你的谈论在他听来都充满了讽刺与嘲弄的味道,让失意的人感受到你“看不起”他。当然有些人不在乎,你说你的,他听他的,但这么豪放的人不太多。因此你所谈论的得意,对大部份失意的人是一种伤害,这种滋味也只有经过的人才知道。

    不在失意者面前谈论你的得意,这不仅是道德上的考虑,也是人际关系上的考虑。不过有一点你必须注意,就算在座没有正失意的人,但总也有景况不如你的人,你的得意还是有可能让他们起反感,人总是有嫉妒心的,这一点你必须承认!当然,如果你不知道对方正当失意则另当别论。一般来说,失意的人较少攻击性,郁郁寡欢是最普通的型态,但别以为他们只是如此。听你谈论了你的得意后,他们普遍会有一种怀恨的逆反心理!这是一种深入到心理深处的对你不满的反击!你说得口沫横飞,满面红光,殊不知已在失意者心中埋下一颗炸弹,说不准什么时候定时爆炸。不管失意者所采取的泄恨手段对你造成多大的损失,至少这是你人际关系上的危机,对你绝对是没有好处的。所以,当你有了得意事,不管是升了官,发了财,或是一切顺利,切忌在正失意的人面前谈论,如果不知道某人正在失意也就算了,如果知道,绝对不要开口。

    但是失意者对你的怀恨不会立即显现出来,因为他无力显现,但他会透过各种方式来泄恨,例如说你坏话、扯你后腿、故意与你为敌,主要目的就是要看你得意到几时!而最明显的则是疏远你,避免和你碰面,以免再听到你的得意事,于是你不知不觉中就会失去了一个朋友!所以,得意时就少说话,而且态度要更加地谦卑。

    狭路相逢,礼让相迎:忌得理不让人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这句话旨在说明谦让的美德。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只要心中经常有这种想法,那么人生就会快乐安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谦和、礼让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当你在狭窄的路上行走时,要给别人留一点余地;羊肠小道两个人互相通过时,如果争先恐后,各不相让,那么两个人都有坠入深谷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先停住脚步让对方先过去,不仅是种礼貌,更是安全的体现。

    当你遇到美味可口的佳肴时,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样才是一种美德。路留一步,味留三分,是提倡一种谨慎的利世济人的方式。在生活中,除了原则问题须坚持外,对小事互相谦让会使个人的身心保持愉快。

    清代康熙年间,在那时人称“张宰相”的张英与一个姓叶的侍郎,两家毗邻而居,叶家重建府第,将两家公共的弄墙拆去并侵占三尺,张家自然不服,引起争端。张家立即发鸡毛信给京城的张英,要求他出面干预,张英却作诗一首:“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看见诗即命退后三尺筑墙,而叶家深表敬意,也退后三尺。这样两家之间即由从前三尺巷形成了六尺巷,被百姓传为佳话。

    所谓谦让的美德绝非是一味的让步,不要忘记精确的计算:即使终身的让步,也不过百步而已。也就是说,凡事让步表面上看来是吃亏,但事实上由此获得的收益要比你失去的还要多。这正是一种成熟的、以退为进的明智做法。

    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的,谦让很多时候都是发生在竞争的情形之中,由于谦和礼让的出现而使矛盾完全化解,更免去了一次不必要的争斗,对手变手足,仇人变兄弟。因此,让人是避免斗争的极好方法,对自身也具有一定价值。

    第12节:第一章 处世禁忌(12)

    得理不让人,让对方走投无路,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对你自己将造成伤害,好比老鼠关在房间内,不让其逃出,老鼠为了求生,会咬坏你家中的器物。放它一条生路,它“逃命”要紧,便不会对你的利益造成破坏。对方“无理”,自知理亏,你在“理”字已明之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就算不会如此,也不太可能再度与你为敌。这就是人性。

    当你一味争抢的时候,不仅伤害了对方,也有可能连带地伤了他的家人,甚至毁了对方一生的幸福,这未免有失做人的德性。得理让人,不仅是一种积蓄,更是一种财富。

    世界很大也很小,要知道地球是圆的,山不转水转,后会有期的事情常有发生。你今天得理不让人,哪知他日你们二人又会狭路相逢。若那时他处于优势,而你处于劣势,你就有可能吃亏!“得理让人”,这也是为自己以后做人留条后路啊!正所谓“人情翻覆似波澜”。今日的朋友,也许将成为明日的仇敌;而今天的对手,也可能成为明天的朋友。世事一如崎岖道路,困难重重,因此走不过的地方不妨退一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对方先过,哪怕是宽阔的道路也要留给别人足够的空间。你会发现,既是为他人着想,又能为自己留条后路。

    恃才自傲就是自掘坟墓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就是衰败的开始。

    有才华的人是让人羡慕的,才华是你的终身财富,但把这才华用作傲人的资本就不能说是一件好事了,要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恃才傲物如同炫耀一般终究遭人厌恶。

    打虎英雄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片断就让人非常的难忘:武松手握酒杯,仰脖而干,身子东倒西歪,步履轻漂虚浮,蒋门神于漫不经心之际,鼻梁突着一拳,尚未回过神来,眼额又遭一腿;……当其终于醒悟这绝非是酒鬼的“歪打正着”之时,其身已受重创而无还手之力了。武松所用的“醉拳”,乃武术中一高难度拳术,委实厉害之极。“醉拳”的厉害,在于一个“装醉”,表面上看来跌跌撞撞,踉踉跄跄,不堪一推,而其实呢,醉醺醺之中却暗藏杀机,就在你麻痹大意之时,却被“醉鬼”打趴在地。

    因此,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只是迷惑对手的手段。人生也是这样,要学会装醉。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就是这个道理。不然,当你志得意满,目空一切的时候,别人也把你当成了枪靶子、眼中钉。

    春秋时期,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众将首先进行击剑格斗,都使出了浑身本领,争先恐后。经过轮番比试,选出了6个人来,参加下一轮射箭比赛。在比箭项目上,取胜的6名将领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有的射中靶边,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来射箭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搭弓上箭,3箭连中靶心。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最后那位射手是个老人,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颖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立有大功。颖考叔上前,3箭射击,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打了个平手。只剩下两个人了,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对手一眼,哪知跑了一半时,公孙子都却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公孙子都哪里服气,提了长戟就来夺车。颖考叔一看,拉起来飞步跑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颖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因此怀恨在心。颖考叔果然不负在庄公之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许都城头。眼见颖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得心里发疼,竟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城头上的颖考叔射去,一下子把没有防备后面的颖考叔射死了。

    第13节:第一章 处世禁忌(13)

    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颖考叔的死就是因为他不知道糊涂保身,锋芒太露的缘故。当今社会,此理仍然行得通。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锋芒太露的人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人生就是这样。所以,即使你有非常出众的才智,但也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该收敛时就收敛,夹起尾巴好做人,切勿光芒晃人眼。

    抓了芝麻漏西瓜,贪小便宜吃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