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126

作者:戊戟
更新时间:2017-12-17 00:00:00
这话当真?”

    “老和尚,我们击掌而誓怎样?”

    “有女施主这句话就够了!何必击掌?”

    公孙白说:“大师!那我们一言为定。”

    “行!一言为定。”

    甘凤凤说:“老和尚,在你没有劝得他们向善之前,我们各行其道,你行你的善,我们干我们的事,你可不能在我们身上打什么主意。”

    “阿弥陀佛!女施主,其实你我殊途同归,你们除暴,也就是行善。”

    “老和尚,我们只会用剑行善,可不同你会用嘴巴。”

    “老衲只求施主别太多杀生而已,体念上天有好生之德。”

    公孙白问:“大师,你要不要去江南走走?还是不出山?”

    甘凤凤说:“大师,你真的要劝那几个魔头向善,只有下山去寻找他们,他们绝不会跑到你这个东林寺的。”

    “看来,老衲是要下山走走了!”

    甘凤凤笑起来:“老和尚,这就对啦!不过,你看到这几个魔头,在劝他们向善时,最好小心一点,别叫他们将你的脑袋摸了去,不然,你这张嘴也没用啦!”

    无心大师一笑:“放心,老衲在这一点上,还是可以自保的。”

    说着,两位僧人已送晚饭来,还点起了两个防风的灯笼,挂在凉亭里,这真是一次十分别致的晚餐,菜也颇为精美:韭菜、豆腐、腐竹粉丝,大白菜阳发莱木耳,还有一小碟咸萝卜,粥、饭都有,这是东林寺接待贵宾的菜式了。

    小蛟儿和甘凤凤一早吃过饭出来观风景,到现在只喝过两杯清茶,没吃过什么东西,的确也有些饿了,于是也不客气坐下吃饭。饭后,公孙白、小蛟儿和甘凤凤略坐一会,便起身向无心大师告辞,在黑夜中离开了东林寺。

    路上,小蛟儿问公孙白:“大哥,你今夜里住在哪里?”

    “愚兄住在护国寺的文殊台上,那里不但清静,也是观庐山云海的好地方。贤弟住哪里?”

    “小弟在牯岭小镇上的一间客栈里。”

    甘凤凤问:“大哥,你明天不会离开庐山吧?”

    “怎么!?甘姑娘有事?”

    “你要是不走,明天能不能带我们在庐山玩?我们可是人生地不熟,不知哪里风光最好看的。”

    “甘姑娘既然这样说,我怎敢不留下?”

    “那我们多谢你啦!”

    小蛟儿问:“不会阻碍大哥吧?”

    “不会,不会,贤弟怎么这样说?愚兄也想和贤弟多相处两天。”

    甘凤凤又问:“明天几时来找大哥?”

    “愚兄辰时在文殊台上相候。”

    小蛟儿说:“大哥,我们一定准时到来。”

    “贤弟,我看你们别住那间客栈了!明天就搬来和大哥一块住。”

    “好的。”

    第二天辰时,小蛟儿和甘凤凤带了行囊,前来文殊台,果然公孙白已在等候。公孙白照会护国寺的知客僧,安置好小蛟儿和甘凤凤住下后,用过早点,便向西南下行。

    甘凤凤问:“大哥!我们观在去哪里?”

    “龙首崖。”

    “龙首崖!?那里好玩吗?”

    “甘姑娘,龙首崖是庐山的一处七绝之景,不去观赏,就有负到庐山一行了。”

    他们来到龙首崖,只见一悬崖拔地千尺,直立于庐山群峰之中,下临绝壑,一块巨石平卧其上,横插入天池山腰,势若龙首高昂,所以叫龙首崖。他们登上悬崖,便听闻到松涛和山泉之声,仿佛如千军万马奔腾,动人心魄。俯看崖下,只见云海、群山之中,一条石梯,沿山而上,惊险万状,那是庐山有名的百丈梯胜景。

    公孙白问:“贤弟,你们从哪条路上庐山的?”“从三峡涧观音桥沿涧而上,就直接到牯岭小镇上了。”

    “贤弟,要是你们从百丈梯上,那就惊险多了!沿途还可以看见狮子崖、方印石等胜景。”

    甘凤凤说:“那我们从这里下山离开庐山,不是一样可看见吗?”

    “这倒也是。贤弟,你们从观音桥沿涧而上,有没有去五老峰看过?”

    “没有呵!”

    “你们怎不去五老峰看看了要是去了那里,你们就不想离开庐山了!”

    甘凤凤睁大凤目问:“五老峰比龙首崖更好看?”

    “各有所长。那里是五峰并列,如五位老者相聚,峰下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是庐山上著名的胜景,李白曾经在那里写下了一首诗句,说,‘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台。’峰后的青莲寺,就是李白当年隐居的地方。”

    甘凤凤问:“李白是不是跟无心这老和尚下棋下输了,跑去那里隐居?”

    公孙白愕了愕,跟着笑起来:“李白怎会和无心大师下棋的!?”

    “那他干吗跑去那里隐居?”

    公孙白笑着:“甘姑娘,你是跟愚兄说笑话?还是不知道李白是什么人?”

    “我跟你说什么笑了?李白是什么人?他也是一个光头和尚么?”

    “甘姑娘,愚兄知道甘家武学渊博,文学也素有修养,令尊没跟姑娘说过李白么?”

    “我爹跟我说过不少武林中人,可没有李白、李黑这么个人。他是哪一门派的高手了,也跟无心这老和尚一样?名不外传,深藏不露么?”

    “甘姑娘,李白是唐代的一位有名的诗人,写下了不少激情洋溢,赞美神州山河的优美诗歌。他与杜甫、白居易,合称唐朝三大诗人。甘姑娘,以后你应该多读些书,别尽闹笑话。”

    “哎!我还以为他是当今武林中人哩!你怎么不早说呢?”

    小蛟儿说:“凤凤,今后我们真应该读些书了!增长见识。”

    “好呀!等神风教在武林中除名时,我就整天整夜的读,只要你们不嫌酸就行了。”

    小蛟儿愕然:“怎么嫌酸了?”

    甘凤凤眨眨眼:“因为我姑姑说,一个人书读得多了,会有酸气的。”

    公孙白一笑:“那是一般腐儒读死书,只会咬文嚼字,不会运用。现在我们去五老峰看看吧!”

    他们看完了五老峰,便沿山而下,来到了庐山有名的三叠泉瀑布。

    所谓三叠泉瀑布,就是一条几乎从云端下垂成几千尺的长瀑布,依山势而分上、中、下三叠,互相落差有一百多丈,泉流凌突飞泻,落于山石上,声若洪钟,震耳欲聋,经两次折叠,散而复聚,再曲折回绕直下龙潭,这真是不可多见的奇瀑异景。这瀑布,有如银河下九天。

    公孙白、小蛟儿和甘凤凤走近瀑布观看,真感到声如奔雷,水露飞溅入云,洒落下来如万斛明珠,气势磅礴。甘凤凤说:“想不到庐山有如此雄伟奇观的瀑布。”

    公孙白说:“古人称这三叠泉瀑布为天下第一雄观。有庐山瀑布誉满天下之说。我也曾听人说,一代剑雄西门子曾在此练剑。”

    甘凤凤感兴趣了:“他跑来这里练剑干什么?”

    “西门子的剑法出神入化,变幻莫测,尽在雄、险、幽、奇、绝这五字中,而‘雄’,是五字之首。西门子剑气之雄,就是在这里练成的。”

    小蛟儿问:“这位武林前辈,就是从瀑布气势之雄,而悟出了剑法的雄?”

    “贤弟,这只是其一。”

    甘凤凤问:“其二是什么?”

    “他在瀑布中练。”

    “瀑布中练?那怎么练呵!”

    “他首先练意志,练定力,人走进瀑布中去,承受瀑布千钧之力的冲击,他不知经历了多少失败和痛苦的磨练,终于能在瀑布之下站稳了脚,然后以剑击水,达到剑在瀑布的冲击之下,剑刺出而不偏移,一刺必中目标。所以这位武林前辈以后与任何绝顶高手交锋,不为对手一身奇厚真气所拍出的掌风掌劲而走偏。这位一代武林宗师,能做到泰山崩之前而不动,惊雷击顶而不变色。剑一出鞘,剑气之雄,已先慑住对手了。当时,他几乎打尽天下无敌手。”

    小蛟儿听了不由沉思起来:自己练武,也不知经历了多少痛苦的磨练,而这位武林前辈,比自己更痛苦多了!而且他完全是自觉之下练武,不同自己,为人所逼。甘凤凤听了却非常神往,问:“既然这样,也有不少武林中人跑来这里练剑了!?”

    “不错!是有不少人跑来这里练剑,不是给人抬走了,便是在山涧的乱石中发现了他们的尸体。当然,有更多的人给吓跑了。”

    甘凤凤惊问:“这是怎么回事?”

    “甘姑娘,练剑,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练成的,更不是人人都可以走进瀑布中去练剑,除了一个人的人品好坏之外,不但要讲求天聪、慧根和悟性,也要讲求一个人的体魂、毅力和意志,还要有其他的一些奇缘和巧遇。要不,人人都可以练成为一代剑雄了,那剑雄也就不成为剑雄。姑娘是练武之人,想必明白这一点。”

    甘凤凤点点头:“是这样?一些没有慧根和悟性的人,哪怕怎么刻苦的练,也难以达到武学的上乘地步,顶多只成为一般的武林高手。大哥,那小魔女,是不是也跑来这里练过剑法了?”

    小蛟儿一听说小魔女,更留心注意起来。他不单见过小魔女的剑法,更与小魔女、慕容子宁在梵净山庄相处过几天。

    公孙白说:“小魔女怎么练成四门剑法,我不清楚,也没听说过她跑来三叠泉练剑。但有人评价,小魔女也得西门剑法的精髓,剑法之奇、绝,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剑势之雄,仍逊其师。”

    “哦!?这是谁评价的?”

    “是谁,甘姑娘这别追问了。”

    甘凤凤瞅瞅他:“是不是你?”

    “噢!我怎敢作此妄语?”

    “你,人称江湖狂生,还有不敢的!”

    “我虽然狂妄,什么话都敢说,但没有这深博的武学见解,也没见过小魔女的剑法,怎能乱加评语了”

    小蛟儿突然说:“有人朝这里来了!”

    公孙白一怔:“谁!?”

    “武林中人。”

    “哦!?有多少?”公孙白本来内力深厚,按理说,他完全可以听出来的,但是在震耳欲聋的瀑布声下,却无法听到两里之外的人声和脚步声了。这时,他更是对小蛟儿佩服不已。

    小蛟儿凝神听了一下:“有七八个人。”

    甘凤凤说:“他们恐怕也是来观赏三叠泉的吧?”

    “不!其中两个,早巳在瀑布附近的乱石中了!”

    “嗨!那你怎么不早说?”

    “初时,我以为他们也是来这里游玩的,见我们在,不想打扰我们,所以在乱石中坐下,现在看来,好像不对路了。”

    公孙白皱皱眉:“那么他们是在暗暗盯踪我们了!”

    甘凤凤“哼”了一声:“他们敢来惹事,我叫他们有好看的。”

    “甘凤凤,你先别乱来,看看他们来了对我们怎样才说。”

    公孙白说:“不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他们真的要惹事,恐怕多数朝我而来,你们最好先别暴露,让愚兄来打发他们。”

    甘凤凤说:“那好呀!”

    这时,坐在山涧旁乱石中的两个人已朝他们走过来。公孙白、小蛟儿和甘凤凤不由暗暗在打量着来人。想不到来人中一个是身穿青色僧衣的头陀,一个是头带青方巾的儒生,身穿的也是青袍。

    头陀面目生得凶恶,短髭硬如针刺,颈挂着一串念珠,腰佩一把戒刀,脚踏芒鞋,身躯魁悟,脚步沉重有力,显然横练的外功已达一流境地。儒生却生得斯文,身材穆长,身上没佩带任何兵器,脸部肌肉没什么表情,但一双目光,却炯炯有神,似乎内功修为巳臻上乘。看来,这两位来人,都是武林中少有的上乘高手。公孙白不由凝神戒备,暗想,这两位是哪一条道上的人物?儒生首先向他们一揖说:“三位请了!”

    来人既然以礼相见,公孙白和小蛟儿不能不回礼,说:“阁下请了!”

    “在下姓方名儒,在下同行这位大师,法名木本,面恶心善,江湖人称‘善行者’。”

    木本头陀用鼻子“哼”了一声,当作回答。公孙白和小蛟儿、甘凤凤不由相视一眼。

    来人自报姓名,公孙白和小蛟儿只好敷衍地说:“久仰!久仰!”

    小蛟儿对武林中人不大认识和所闻,而公孙白和甘凤凤却是知道。方儒似乎在江湖上没听什么人传说过,但善行者之名,却在武林中颇为人熟悉,他是塞外沙漠上独来独往的一个神秘人物,黑、白两道,全不买帐。他的确在沙漠上干了不少的“善事”,这“善事”不是一般修桥铺路,指点迷津的善事,他—下就“超度”了整队商人脱离人间苦海,去见西天佛祖。祁连山张掖一家镖局的七八名镖师,护送一批镖刚出玉门关,也叫他连人带镖全“超度”了,免却了他们挨塞外风沙之苦。—支横行大雪山四周的悍匪,多少武林人士奈何不了他们,这位善行者,对这伙悍匪也发了“善心”,一夜之间,—把戒刀,又“超度”他们离开打家劫寨的生涯,全部到西天极乐世界享福去了!

    这位善行者,几乎是见人都“超度”。当然,你身上没黄白之物或奇珍异宝,他就不大喜欢去“超度”了。公孙白暗想:这么一个塞外的魔头,怎么跑到庐山上来了?

    方儒又问:“请问三位高姓尊名?”

    公孙白说:“在下复姓公孙,名白。”

    方儒说: “武林中人称江湖狂生的,想必是阁下了!久仰!久仰!”

    小蛟儿说:“小人贱姓黄,名蛟,这位是内子。”小蛟儿不想暴露自己,以母亲之姓为姓,也不想方儒向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