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18

作者:江畔月照人
更新时间:2017-11-08 20:00:00
她宫中的高高阁楼上翩翩起舞吗?自上次“七月七日鹊桥会”后,嫦娥仙子歌舞的名气就更大了,真的早已冠绝古今中外、天上人间了。

    这宫中的仙子今日可能不在。也许平日里,她的外事活动就是多了一点儿。而且现在,她的人气和仙气指数就是太高了,甚至还有继续升高的趋势。她的舞――真是太棒了!那晚她边舞边唱,唱的竟然是我的诗!难得她那天独独选中了我的这首诗,想起来不禁心里暗自高兴。我怎么预先一点儿都不知道呢。而且后来也证实了作曲的正是她自己。本来,我们天上也是有很多的诗人、词曲家们的,当然还有不少天上的文曲星。难道说最近他们都不再做诗作曲了,或者说都已经放假了?不对嘛。那么平日里这些天上的文曲星武曲星们都到哪儿去了呢?还有他们的诗词作品都到哪儿去了呢?莫不成,他们又都一齐去了野地里,一个个手里拿着无口透明的瓶子,无比兴高采烈地集体去捉那些荧火虫们去了?

    昔日,唐朝诗人孟浩然也曾经骑着毛驴踏雪寻梅。虽说我没有象张果老、孟浩然他们那样倒骑或正骑着的毛驴,但是今天,可以说得上是“浮仙难得半日闲”了,就何妨也“relax(放松)”一下,漫步游一游这月宫的附近,反正大家都是为了寻找关于诗的灵感嘛。

    说起孟浩然,这个唐代的有名诗人,诗才本来够高的。例如他有两句诗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就写得极好。但是据说他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有点儿怯场,怕见大官或者皇帝。有一次,当他在别人的办公室里听说唐皇李隆基要亲自来了,就吓得他战战兢兢,竟然一下子钻到了桌子的底下去。可能当时的动作还算是相当的麻利。及至被从桌子底下“请”了出来,皇帝要他当场吟对作诗时,他竟然也作得乌七八糟的,胡乱地说些什么“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样的牢骚话。皇帝心里说,你这个人呐,以前也没有向朕递交过求职书或自荐信之类,即使有什么想法你也不汇报,这次有意给你个机会让你好好表现一下,可是你怎么能这样说话呢?难道是因为自己一向得不到组织任用而心存怨怼吗?好,既然如此,就让你继续发你的牢骚去吧。所以虽说他的这几句诗做得很工整,但是他这话任谁听见了都会不高兴,更何况人家那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啊。于是,他就这样白白地错过了一个大好的机会。所以孟浩然这个人,一辈子都和政治无缘,个人即使有一些抱负也难以实现。

    这样在桂树下徘徊,又站了一会儿,胡乱地想了些心事,就准备打道回府了。忽然听得那边儿“吱呀”一声响,宫门已经大开,看见嫦娥仙子从里面走了出来。

    她今日只是青丝简束,淡妆素描,一副慵懒无聊的模样。不过她越是如此,却越是显露出她的自然清新、温婉可人,别有一种超乎自然,随意无羁的至美!与平时众仙人眼中的形象又自不同。原来今天嫦娥仙子没有走。

    只见她有些惊喜,说道:“果然是――你来了吗?适才听见喜鹊一声声地叫――真是难得的贵客呀,就请进里边儿奉茶吧。”也好,不妨今日就进去看看,再好好找一找作诗的灵感。

    从外面远看,这宫殿很有古朴的质感,年代当然已经很久远了;从里面看,但觉得这里环境清幽,布置精巧,似乎无处不充满着动静有致的美感。此时,置身其间,但见那远处的风物也是错落有致,隐约可见。宫内也有不少的桂树。但是颇为奇怪的是,这宫里面,竟然还有好多显然经过精心呵护的兰花、梅花和菊花,旁边也有翠绿的幽篁竹林――这几样加起来,分明就是那梅、兰、竹、菊“四君子”了。还听说近纪年来,生活在月宫之内,常伴随嫦娥仙子左右的四大侍女皆以此“四君子”为名,想来其间定有深意。

    宫内有别致的小桥,桥下是脉脉的流水。曲径通幽,香径徘徊。四处是各色各样的奇花异草,皆葳蕤生姿,随风摇曳。芳草鲜美,四季不衰。在花草树丛间,有些写意的仙鸟,都长着七彩的羽翼。它们或轻轻抖动和整理着羽毛,或随处栖息,高昂着头四处走动,脚步极其轻盈。偶尔低回鸣叫,声色婉转。这些无比奇异的花草竹木,好象无时无刻不在恰如其分地显示出居住这里女主人的优雅高洁、与众不同。

    正是:幽居名宫不寂寞,重楼尽处是佳景!

    所谓仙有仙格,花有花语。当人的感情倾注于花卉,用一种人们特有的感受与花卉进行沟通交流,就形成了特定的花表达特定意思的“花语”。另外,人们还根据各自的喜好,把某些花比喻为“花友”,而把某些花比喻为“花客”。

    比如:

    桂花为仙友;荷花为净友;

    菊花为佳友;梅花为清友;

    茉莉为雅友;海棠为名友;

    芍药为艳友;栀子为禅友。

    又比如:

    牡丹为贵客;兰花为幽客;

    梅花为清客;杏花为艳客;

    桃花为妖客;莲花为溪客;

    海棠为蜀客;菊花为寿客;

    瑞香为闺客;腊梅为寒客;

    琼花为仙客;玫瑰为刺客;

    杨花为情客;含笑为佞客;

    孤灯为穷客;石榴为树客;

    丁香为情客;月季为痴客。

    兰花历来被称为“正人君子”。人们奉兰花为正气的化身。屈原曾经这样写兰花:“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堇”。又说“纫秋兰以为佩”,就是喜欢将兰花作为服饰佩戴在身上。我想那模样一定标致极了。

    梅花以其“独先天下春”的胸怀,象征了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宋代有个名叫林逋的诗人,是一位节操高洁之士。他终身不娶,以植梅养鹤自娱,被后人称为“妻梅子鹤”,就是以梅花为妻,以鹤为子的意思。他这样描述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司马光称其所作的《天园小梅》诗“曲尽梅之体态”。

    而那位“不为五斗米折腰”愤而辞官的东晋诗人陶渊明却是一生爱菊如命。他认为“秋菊有佳色”,被后世称为“爱菊第一人”。他的后半生,一直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红楼梦》里的那位“林妹妹”有一首《咏菊》诗,后两句说:“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至于竹的正直挺拔,摇曳有致及坚韧气节,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36

    在人们的印象中,广寒宫可能是“危楼高千尺”,一个极其孤独、清冷、凄凉的地方,其实不然。如果能够身临其境,你就会感觉到这里四处的环境都是绝佳,如果住在这里也一定很舒适。我想这里,应该特别适合文人们居住。譬如一个家有余粮,而又并不怎么踌躇满志的单身读书人住在这里。夜晚,就在这宫内书室里挑灯读书;晨钟暮鼓之际,就在树下、香径上独自漫步,徐立徘徊。也可站在那宫殿阁楼的最高处,把酒问天,凭栏远眺,近赏天上各处的美景风致,远观人间的百态万象;风起云涌的时候,则可长立宫中、宫外,或观天,静思,或回想,或临风放歌。这时,也许感觉那过去和现在就都一起若隐若现、历历在目;或午后、黄昏,三杯两盏淡酒,月桂树下浅斟慢饮;偶或呼朋引伴,群贤毕集,诗情词意,论道长饮,欢语声喧。日有所思,梦里悠闲。心中所悟,四时有感。击节歌兮,大话哂兮,笑声朗兮,行吟对兮……悠悠然已不知今夕何夕!

    不过话又说回来,读书和学习显然不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后来,在一篇名为《感悟学习》的文章里也提到过这事。我是这样写的:“当别人都一齐悠哉游哉,清闲自在之时,你却不得不困在桌旁,打起若干分的精神,一个人的思绪在字里行间穿越,在象牙塔里迂回;当别人都在灯红酒绿中谈笑风生,潇洒快活之时,你却不得不蹙眉凝神,皓首穷经,一直到把自己搞得头昏眼花、腰酸背痛;当别人都在忙忙碌碌,急功近利并颇有收获之时,你却还在那里冥顽不化,做着一些“无用之功……所以说,选择了读书和学习,就是选择以苦为乐;就要能够于静中取闹、苦中找乐;就不能惧怕孤独和寂寞,也不能心理不平衡。”

    但是真正充实的人是不惧怕孤独寂寞的。曾经有个“洋人”,是这样述说“孤寂”的(摘抄):

    “孤寂是林中的一角空地――树如密云,叶在暖风中飘动。孤寂是夏虫的鸣声;是一种吊在丝上的毛虫慢慢地左右摆动;是一只小鹿在斑驳的绿荫中凝神静听林中可有什么风吹草动。”

    “真正的孤寂并不是孤独。那是于清凉的小草、小鹿、林中空地、地球、银河系、宇宙等合为一体。那不是一种一种损失,而是物我浑然为一的礼赞,一个在时间洪流中刹那静止的永恒世界。”

    说到后来,把我们天上的银河也扯进去了。人间和我们的说法有时就是大不一样。感觉他这里说的就很细腻、真实,体现了一种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取舍。我想,在这个日渐功利纷扰的尘世,也许有的时候,适当拥有孤寂的感受对于调整人们的心态很有必要。

    又扯远了。主人领我来到一间极其精致的雅居,象间书室。我看这广寒宫内的特点,除了以上所述之外,其它的概括起来,就是一个“雅”字!这分明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有点儿类似于“空谷幽兰”的那样一种宜人的雅致;一种远离了尘嚣与仙嚣,并且明显历经了长年月久的积淀、烘托而形成的淡淡的氛围;这雅,还不无神奇地与这里居住女主人的美丽、超卓、品位、气质、习惯及兴趣爱好等息息相关。

    看那室内布置大方,不尚奢华。上面一溜儿趟是几排书架,有好多的藏书,都是线装的,看来有的年代已颇为久远,怕其中也不乏有天上和人间的珍藏孤本吧?随便拿出一本新书看时,却是《诗情画意――大话天上人间》,作者江畔月照人,没有听说过。可是这作者的名字,却使我想起以前在下界曾经写过的一首诗,其中就有“江畔月照人,走走复停停”两句,觉得很有些意境于其中。

    我想现在的女性,好象已经更加倾向于不怎么喜欢读书了。象在此时,在这个神奇雅致的地方,忽然看见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子,心中都会忍不住有一种无比亲切的感动。更何况人家嫦娥还是个如此美丽超群的天上仙女呢?

    室内只有几幅山水风景画,墨彩极淡,象是谁匆匆运笔而作。虽是如此,但这画却很形象传神,意境深远。仔细瞅那画中之物,有种随时想要动起来的感觉。不知道是谁的墨宝。墙上没有她自己的“艺术写真照”之类,也不见她与什么仙人,领导或者凡人一类到处疯玩合影留念什么的。不象人间的那些“明星”们,刚刚才出了一点儿的名气,就忙着成千上万地往网上发自己的“靓照”或“不靓照”,“嘟,嘟,嘟”地发,没完没了。反正她们的自我感觉总是不错;反正趁着自己还不算老迈,脸上的皱纹或许都还遮掩得住;反正照片多得很,发完了还去照,不照白不照;反正这些照例是无聊累同的各种摆酷,有些同性或者异性的粉丝们都争着翻看。也有不少的照片,是“跑,冒,滴,漏”的。那种“漏”,往往是由一点到两点,两点到三点,由点到片,再由片到面,由隐私到公开。一张张,全然都是哗众取宠,挠首弄姿。如果今生或者来世能有机会到嫦娥仙子这儿看一看的话,那么她们就会发现,其实真正的美,是不需要太多的妆扮、太多的浮华、太多的繁琐,亦不必张扬太狠的。有的时候,我们仙人更加倾向于欣赏那种浅浅的,纯实的,淡定的,自然的,超俗的,无言的美。

    这时侍女端上了桂花茶。早听说这里宫内的四大侍女一个个皆端雅清丽,气质超俗,颇有才情,今日一见,感觉果真如此。天上的桂花四季常开,然而花的香味却也会四时不同。每一季节的桂花,却都斗妍飘香,各擅胜场。广寒宫地势高耸,内有一畦神奇的茶园,乃天然伴随桂树而生。茶树不多不少,刚好是三十整棵,每一棵都代表了一月中的某一天数。一月中月盈月亏,每一棵茶树生长的时节皆有不同。茶树自然生长于仙境梦幻之中,长期吸取广寒宫内桂香精华,所以那长出来的叶芽就极珍贵,别具特色。很多的外界仙人,也知道这儿出产的桂花茶皆为妙品,但是对其中的一些细节却知之不多,例如对这里的鲜茶何时采摘、采摘以后如何精制、处理、存放等就所知不多了。其实,这里都是有着极大的区别和讲究的。这里的桂花茶,是由宫中的梅兰竹菊四大侍女甚至是嫦娥仙子亲手采摘的,而且不知道采用了什么特别的方法熏焙妙制而成。这桂花茶在茶叶香气的处理、茶叶的保存、烹煮的水源、器皿以及茶具茶道等环节都是极讲究的。只是这里茶的产量极低,平时只供她宫内自饮,故不少细节都不为外仙所知。

    现在,慢慢品尝这茶的味道,却并不怎样的醇厚浓郁,但是你却分明能够感觉到,有一缕幽幽的暗香,其中最明显的当然就是那淡淡的桂花的气息,另外,竟然还有其它一些不知道什么花的香甜味儿。细细品尝这茶,那感觉,象是倾听远处高楼上传来轻轻的婉转的歌声――似乎若有若无,忽远忽近,但却能真真实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令人再也挥之不去。细细品尝这茶,又会使你不自觉地想起某年某日某件模糊遥远的往事,会触及到早已冰封的心情,打开尘封的记忆,思绪可以自动滑行到很远很远。

    正是:临宫一啜桂香茗,此中滋味莫传仙!

    如果独自一个在这儿,在这样的环境里,有这样难得的桂花茶,我可以静静地呆上一整天。我喜欢喝茶。人间的茶也不错。那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