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二十四 到敌后之敌后去

作者:张和恩
更新时间:2018-11-13 04:36:28
到敌后之敌后去

    冈村宁次杀人狂,封锁蚕食丧天良,

    敌进我进武工队,粉碎五一大扫荡。

    日军为了把华北作为“大东亚战争基地”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扫荡、封锁、蚕食,使根据地日益缩小,使战略上的广大敌后地区成了“敌前”。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晋察冀边区总结了前一段时期的经验教训。聂荣臻在1942年9月11日于平山县的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上提出“到敌后之敌后去”的作战方针。

    冈村宁次亲自指挥5万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大扫荡。日伪军在冀中8000个村庄、60000平方公里的平原上,密布1700多个碉堡据点,在1万多华里网状公路上用700辆汽车巡逻,采用“纵横张网、对角请剿、反复合击”的战法和“三光”政策。

    这次“五一大扫荡”使八路军伤亡1万余人,群众被捕被杀5万余人,冀中根据地被分割成2670个小块,呈现出无村不戴孝,到处有哭声的悲惨景象。5月27日,日军上板雄大佐率500余日军进攻定县北瞳村,800军民被毒死在地道里。

    冀中军民在两个月的反扫荡的斗争中英勇顽强,共作战272次,毙伤1万1千多敌人。八路军300余人,5月29日,在白庄依托地道组织防御,歼敌200余人后,顺利转移。6月12日,吕正操等率部跳出合围圈,达到晋东南。这次反扫荡的主要经验教训是:对敌人进攻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部队拥挤于中心区,没有适时分散;没有广泛的开展与坚持,如地道战、地雷战等形式的平原游击战。

    9月中旬,聂荣臻在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上指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对敌后的进攻,日益严重。日寇已确定把华北作为“大东亚战争的兵站基地”,具有确保华北的决心。九个月来,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反复的长期的扫荡、蚕食、请剿,都说明了敌人的企图。我们不能把反分割、反封锁与反扫荡割裂开来,敌人的封锁、分割,把我们的区域分许多小块,是为着便于扫荡和请剿。一块一块的彻底摧毁我们的下层基础,以达到其所谓“扫马粪驱苍蝇的目的”。我们一些干部战士不重视反蚕食的斗争,其实反扫荡虽苦,但时间不长,而蚕食的危害性确是很大的。具了解,华北派遣军安达十三称:华北碉堡已新筑成7700余个,遮断壕1、1860万公里,相当于山海关至嘉峪关万里长城的6倍,地球周长的四分之一。面对这样的严重的形式,我们必须改变领导方式和活动方法。我们的主要任务仍然是积极地开展游击战争,而且着重是到敌人后方去开展游击战争。这就是说,敌进我进,你朝我这边来,我就到您那里去,我专到您的后边去,搞得你不得安宁。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向敌后之敌后挺进的战斗方针。

    会议后,各地都掀起对敌斗争的高潮。北岳区,各军分区明确的划分了到敌后活动的地域,主力部队要派出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力量,组成身着便衣有地方干部参加的多支武装工作队。在群众的帮助下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当时敌人的封锁沟宽4——9米,深5——6米,有的沟引进了水,埋设了地雷,不少的地方还砌了高达7——10米的封锁墙。有的地方4平方公里筑了20多个碉堡。日军沿沟、墙日夜巡逻。

    过了封锁线,关键是站住脚。那里人民群众,饱受敌人压榨欺凌,他们拥护自己的军队,他们积极的掩护和配合武工队的行动。武工队与人民群众积极开展工作,向敌伪宣传抗战必胜的道理,采取争取和打击的办法,瓦解敌人,坚决打击少数死心塌地的汉奸、特务分子。1942年12月,北岳区部队发起“宣传突击周”一周之内逮捕了6000多名伪组织成员,使伪军政人员惊恐不已。

    敌人最大的弱点是他的兵力不足,所以经常处于挨打的地位,八路军则越来越主动,迫使敌人放弃了许多村庄。到1943年末北岳各军分区恢复和新建了1600多个村政权,使许多地方成为根据地或游击区。

    冀中从反“五一”大扫荡后的极端困难中逐渐恢复,他们的武工队深入敌后,开展政治攻势。利用青纱帐作掩护,以四通八达的地道做依托,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歼灭日伪军近4000人,在冀中五分之四的地区,八路军开辟了许多小块的游击根据地和游击区。至1943年5月,恢复村政权3500多个,八路军取得越来越多的主动权,使日军又陷入中国人民游击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冀东部队向敌后之敌后挺进,一方面继续开展热河南部地区与敌人的“千里无人区”作斗争,日益向东北方向发展,威胁日伪满洲国的边沿地区,另一方面组织多支武工队重反冀东腹地丰润、滦县等地作战,取得了许多胜利,开辟了滦河东和北宁路南两大块根据地,到1943年3月,冀东军分区扩大我冀热边区,下辖五个专署,基本上扭转了困难局面。

    晋察冀根据地关于向敌后之敌后挺进的方针,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对打破敌人封锁、蚕食,变被动为主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这个方针党中央毛主席是很赞同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