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232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7-09-06 09:34:53
“什么?岂有此理?这简直是拿豆包不当干粮……”

    一听这命令,刘进陵还没有说话,他的手下已经炸营。当然了,豆包什么的这句话,确实恶搞,不会在这个时代出现。

    但是,这些刘进陵手下却是愤怒之极。眼看着连北府的大将刘牢之都已经投降了,建康朝廷已经再无任何还手之力。

    这个时候,谁都知道桓玄的野心,要完成父亲桓温的遗愿,改朝换代,登基为帝。

    这个时候,跟着去建康就是从龙功臣。而且还没有多少危险……

    但是,现在却剥夺了他们这机会,自然上下都不甘心的很。

    若是桓玄军中气氛公平,一碗水端平却也罢了。

    关键是他们这些是属于当年杨期手下的流民武装,一向被那桓家军所排斥。

    这个时候,又出现这般幺蛾子。包括刘进陵在内,心中都有着一种自家是小娘养的憋屈来……

    只是桓玄现在成功在即,自信心空前膨胀,原本还有几分虚怀纳谏的意思。现在么……

    刘进陵苦笑一声,喝住了手下叫嚷,老老实实地道:“多谢使者传信,末将领命!”

    那使者不过是桓玄身边的从人,这时候却冷笑一声,淡淡的道:“还算识得抬举。”

    就拱手上马告辞,隐隐还听得这家伙喃喃自语:“一批饿殍流民,不知道感激我家大恩,还想哼哼……”

    刘进陵脸色很不好看,沉声下令:“各队听令,收拾东西,我等出发……”

    三千骑兵转身而回,向着那襄阳方向开去。

    这些战马,都是从北地河曲之地来的上好战马。许多都是当年杨期等,从关中弄来的。

    当年杨期在这一带流民之中声望绝高,刘进陵却也是那个时候作为流民出身,投靠杨期的。

    不过,最终杨期还是被桓玄给杀了。自己为了自家,还有那么许多流民儿郎的性命不得不投靠了桓玄。

    想到这里,刘进陵不由得一声长叹。大队骑兵很快来到汉水之畔,见着汉水滔滔而去。不由想起一件惊心动魄的往事来。

    桓玄自然不知道这般小小插曲,在他看来刘进陵麾下骑兵,并不太适合江南的战争。毕竟江南多山,多水,非是骑兵用武之地。

    而且这么多军马用船拉过河去,也太过麻烦。反倒是用在江右,有着极高机动性,可以在江陵和襄阳之间机动。这才是物尽其用。

    只是,却不知道手下传令时候,居然这般侮辱刘进陵。

    其实,便算是知道了。桓玄也不会太过在意,顶多假意训斥几句而已。

    那已经倒霉的瞧不起武人的名士王恭,被刘牢之给杀了。

    难道这高门大阀出身的桓玄瞧得起武人了?而且还是这般的流民……

    汉水宽阔平缓,江上现出几个沙洲来。当日正是杨期的忌日。

    刘进陵带着几个手下亲信,偷偷摸摸的来到江边,带着一些酒食祭祀杨期。

    忽然之间,原本晴朗的天空就变得阴沉了下来,甚至看起来要下雨的意思。

    诸人正在惊愕,想要躲雨的时候。忽然见到一个将军骑马而来。

    刘进陵和手下诸人看的都是极其眼熟,不由愕然:“杨将军……”

    来人正是杨期,他微微笑道:“各位不用怕,我虽然死了,却被神灵看中。现在我已经是新任江神的功曹了……”

    “将军成神了?”这些人听了,个个都是又羡慕却又悲伤。

    杨期道:“吾之忌日,只有尔等兄弟还能记得我,让我欣慰。我现在有事情相求,却要担待一些关系,不知道各位兄弟肯帮我办否?”

    “当年将军待我等不薄,将军有事情只管吩咐就是。”

    “我需要暂借五千石粮草,各位放心,三日定然归还。到时候,你们把粮草放入水中,如此,如此……”

    当时听到这般事情,自刘进陵以下个个都觉着匪夷所思,荒谬绝伦之极。

    但是,最终他们还是担待了不小的关系,就这般做了。

    五千石粮草,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当时,想想办法,自然还是能够拿出。

    却没有想到,那粮食放到水中之后,居然奇迹一般的起了一层大雾,然后逆流而上。

    这般奇景,让当日所有参加行动,见到这么一幕的人都惊的目瞪口呆。

    果然,三日之后。他们按照杨期所说,到某处去看,果然有着五千石粮草放置。

    这般事情,如此古怪。又牵扯到了已经死去的杨期。所有人自然不敢声张。

    第011章水镜庄

    只是,刘进陵日后做梦。又一次梦到杨期,道:“君家族之中有贵人出,日后当显贵!”

    想到此处,刘进陵嘴角边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来。将所受到的乱七八糟的气,尽数给抛到脑后去了。

    就在刘进陵大军士气低落,向着襄阳方向赶路的时候,刘胜之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到了襄阳城中。

    襄阳城中,死气沉沉,大街上除了来回巡逻的士兵之外,却就根本见不到几个行人。

    而且,这城门每天只是开短短的两三个时辰而已。任凭城中百姓出去樵采,种地。不至于让百姓连熟饭都吃不上……

    刘胜之施施然的行走在大街之上,穿着一身长袍,却宽衣解带,露出雪白肚皮来。

    这般打扮一出,不论是寻常百姓,还是城中兵丁看到,都是绕道走,有些如避蛇蝎的意思。

    穿着这般华贵长袍,显然是富家门阀才穿戴的起。而这般打扮,袒胸露腹的,搞不好就是在行散。

    这些不是高门子弟,就是名士。正在发疯行散的时候,简直是神憎鬼厌。偏偏却也没有人敢于招惹。

    因此,见到刘胜之这般派头,反倒倒真没有人招惹,如避瘟神了。

    刘胜之一笑,在豫章就见过这些人的派头,刘胜之自然装的极像。大摇大摆的走在城中,来到了东门之处的水镜庄。

    这处地方,就是三国时代,赫赫有名。刘备马跃檀溪之后,所遇到水镜庄,司马徽向他推荐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由此便引出了三顾茅庐,隆中对等诸多故事。

    只是后来,那司马徽一家迁居去了他处。这庄子便空了下来。

    不过,据说当年司马徽等大儒名士在此地讲学,名动一时,荆州士子多来听讲游历的。

    虽然到了后来,这处地方,依旧藏有当年许多图书典籍。因此,到现在还有一些士子,经常在此地看书,抄经。

    那王镇恶正在此处!

    这水镜庄看起来年久失修,一片破败。除了一间主建筑看起来有着一些修修补补的痕迹之外,其他建筑尽数倒塌。

    因此,一进门就能够看到一个生满杂草的前院。当年布置的也许还算是雅致,现在只能说收拾的还算干净。

    不过,却有着十多个士子在这里安静读书,抄写。

    刘胜之看了一眼,暗暗都有些吃惊。能够见到这些士子,大多数穿着都是简陋,但是顶上都有着灵光,甚至许多禄命之火都是相当不错。

    居然有这么多有气运才气的人聚在此处?莫非三国时代所说的,天下贤才尽聚此处的说法果然不假?

    不过接着一想,刘胜之却又释然了。三国时代,是天下动乱,各地名士人物,尽数避难于此,所以人才汇集。好处聚集天下贤才人物……

    而这个时候,自然没有这种条件了。但是只要看看这些士子,一个个用功模样。

    甚至一个身穿补丁麻衣的士子,跪在一个石头面前抄写,双腿跪的发麻,却只是偶尔抚摸一二,整个注意力,却尽数专注于眼前手中。

    刘胜之暗叹一声,缓步走入。却也没有人多关注于他,任凭刘胜之走入那主建筑之中。

    就见着木架上整整齐齐的放着数百本书,一个个十分陈旧,却显得极其干净整洁。

    刘胜之过去翻看了一眼,都是最平常不过的书籍,什么《春秋繁录》《白虎通义》《诗经》之类。

    几乎在汉代到这个时候,就相当于后世所谓的四书五经的那种地位,和寻常程度了。

    只是,这个时代,书籍全都要靠抄写。知识从两汉官学废颓之后,渐渐都被世家门阀所垄断。

    这些贫寒士子,能够在此地找到这些书来看却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后世赵普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我记得听人说过。当初建国之前的那许多知识分子,甚至在几十年后,都还能够记得当初所看过的某句话,出自某本书的多少页……”

    当年还没有信息大爆炸的时候,那些人读书的专注程度,绝对非是后人所能梦想。

    后世人从网络上,一天不知道能够接受多少信息,便是看书也是泛泛而看。

    而古人往往穷通典籍,一本书都是要看的透烂才肯罢手。

    更不要说,在这般书籍缺少的时代。这些人看书的专注程度,更非是刘胜之这般的后世人可比。

    眼前这些人,那是真正的把经书给读到骨子之中去了。

    这又后世那科举时代不同,科举时代虽然也是把四书五经的读的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但是却大都当成了敲门砖了,很少人再相信其中道理。

    而在这般知识贫乏时代,这些士子见到经书,怕是就彷佛干旱许久的土地终于下了一场小雨般饥渴。

    刘胜之再次轻轻一叹,就找到一个正在读书的年轻人身边,轻轻咳嗽了一声。

    这个年青人打扮的要比周围人等自然要华丽许多,不是周围那些贫寒识字一般麻衣短褐。但是,那般专注看书的神态,却是一般无二。

    虽然刘胜之这一声咳嗽,用了一点力量,震动周边。但是这人显然看书太过入神,根本没有半点反应。

    据说,当年王献之练字的时候,手中笔拿的太紧,王羲之猛然夺都没有夺走。

    这个时候,刘胜之怀疑自己猛然夺书的话,恐怕也不能从王镇恶的手中把书给抢走。

    想着,刘胜之干脆一笑,随手抄起一本白虎通义看了起来。

    顺手一眼翻看,就看到了这么一句:社无屋何?达天地气。故《郊特牲》曰:“太社稷,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

    心中就是微微一笑,早期的社稷,甚至是神社,都是没有屋顶的。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了。

    这其中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里面,便是神灵,也是天地之所生,日月所长养。

    再随手一翻,又看到:《尚书》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五行所以二阳三阴何?土尊,尊者配天,金木水火,阴阳自偶。

    第012章白虎通义

    刘胜之不由再次一笑,白虎通义这本书出现的颇为有意思。

    虽然说董仲舒提倡独尊儒术云云,但是其实董仲舒的学问出自公羊学派,又被其自行发展,其中充满了神学内容。

    后来谷梁学派跟着崛起,今学古学争斗不休。到了东汉建立之后,光武帝刘秀是国子监出身,大约也是历代开国君王之中学历最高的一位。

    生平最爱读书,就算是战争年代也是手不释卷。自然对于这些经学之争十分清楚,一直努力调和。

    却是到了汉章帝时候,在白虎观召集经学大儒,互相辩论,揉和双方观点,终于编订了此书。

    这本书,在刘胜之看来,几乎是把儒学彻底神学化了。

    如果这般继续发展下去,说不定儒教还能够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宗教……

    只是,可惜后来的魏晋玄学盛起了……让历史的车轮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刘胜之不由想的入神,商代以祖神为上帝,周代取而代之,提出“天”之概念,是为后世昊天之雏形。

    汉代建立一边继承了昊天之崇拜,作为最高神明。一边又说自刘邦以下,汉之功臣大多数为楚人,以楚人最高神太一为尊贵。

    神道体系为之一变,又有公羊学派董仲舒之流,天人感应。构建天子为神灵,天人相互感应的完美架构,形成神系。

    随着天子权威下降,受到挑战。这般神系又被慢慢摧毁。一直到东汉年间,佛教传入。道教兴起。

    神权又从皇家朝廷手中,落入民间宗教。再入新的神系。历经几次大的动荡变革。

    而到了明代时候,神道开始了最后一次的大变革。

    为和尚出身,深知神道内幕。建立天下之后,要兴复唐宋旧规,太祖亲自往“汴梁”,即宋都开封祭祀诸神,同时派遣官员祭祀开封境内的山川。

    然而随着后来西学东渐,本土神道不断衰落。佛道原本神道设教,渐渐变成自我超脱的仙道。

    各大修行仙门,渐渐隐世。另辟仙府,洞天。渐渐脱离尘世,甚至更是彻底凌驾于神道之上。

    一直到最后大劫,西方强大的神系势力和传入中土。双方大战之余,两败俱伤。

    这才有着人道势力更盛,几乎统治一切的情形发生。

    在这其中,可见历史充满了偶然和变数。

    却就在这时候,身边的青年终于有了动静,恭恭敬敬地放下手中书本。那般诚心正意的模样,简直就好像是拿着什么神圣的东西。

    这个时候,王镇恶方才注意到了刘胜之,微微“咦”了一声。

    刘胜之就轻笑,道:“君就是王镇恶么?在下奉了令叔父之命,有信件送来……”

    王镇恶“啊”地一声,看看左右。却警觉的没有多说。

    别人不知道,他自然是知道自家叔父前去武当郡了。现在武当郡那边山蛮闹的颇为厉害,这让王镇恶时刻都有些担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