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357

作者:棺材里的笑声
更新时间:2017-01-10 22:42:02
西溪才让童怜能压抑住那种几乎要疯掉的自惭。而现在心里开始有些蠢蠢欲动,童怜再抬头一看,这西溪太过清静了,清静得让人心烦意乱,一刻也不愿在这里多呆。“水月,明天我带你去这个世界上看一看。”童怜发了半天的呆,脸上的彷徨惆怅突然变成了甜美的笑意。

    第521章 新皇登基(上)

    入春微凉,虽是萧瑟但也比难熬的寒冬好过多了,慌黄迎春,大地百废待新正在准备迎接生命的萌芽。

    旧帝西去,新皇登基,盛大的祭天后王朝正式的换代,新的帝王君临天下。

    京城遍地可见的白幡逐渐的撤去,官员们行走时也不再穿孝服麻装,或许是因为烽烟四起的关系新皇的登基比正常的时候快了许多,也删减了一些不必要的繁文俗礼。

    中午时分,异常的忙碌过后文武百官聚集金殿之外,按照各自的官品罗序而站。在新君还没宣旨之前谁都不敢乱动,金殿内还在进行着承前启后的仪式,在祭拜过皇家的列祖列宗之后新皇才能正式的位列九五。

    文官武将都是面色肃然,黑压压的一片但却鸦雀无声。文在右,武在左,文官的最前列除了几位国师太傅外,真正站在最前面的实权派就是温迟良了,即使六部尚书名义上是平起平坐,但事实上眼下他权倾朝野根本没人敢和他比肩。

    温迟良尽管刻意的压抑自己激动的情绪,但谁看不出他满面涨红心里兴奋得快晕过去,一但新皇登基完成他的权利就更加的巩固。女儿成了太后,而他又有太国丈之尊,温家飞黄腾达可以说绝对是位极人臣百年罕见。

    文官们已经以他马首是瞻,陈敏阳告老还乡后一帮有傲骨的文人也是愤而辞官,礼部上下立刻被温家的门生迅速的渗透,眼下可以说连礼部都成了他温迟良的掌中之物,这个收获倒是早得让他有些意外。

    虽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毕竟现在社稷不太安稳,温迟良倒不敢肆意的排除异己。虽然开朝的时候就选了些不为自己所用的目标要动手,但这份名单里绝对没有陈敏阳,因为陈敏阳德高望重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温迟良都不敢动他。

    眼下陈敏阳告老还乡,温迟良回过神来只能暗叹祖坟上冒青烟了,没想到自己最无计可施的老家伙最先走,连他都摆出一副怯退的样子,朝堂上再有人敢和自己做对那势必得先掂掂自己的分量。

    武将为左,比起文官的整齐有序武将这边的序列空荡荡的让人感觉极是寒酸。长长的队伍却是稀稀拉拉的没多少人,京城里的武将倒是都到齐了,不过外官和封疆答理却没几人,有来的也不是那种真正大权在握的武将。

    放眼一看,西南和西北两地的总兵是一个都没来,这俩地方一个暴乱一个正被契丹攻打着。这时候他们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别说是来京城朝拜了,就是能送份礼来都算不错。

    两广总兵也没来,据说是前段日子家里出了什么变故,这会气得卧床不起已经向朝廷告病,估摸着差不多也得告老还乡了。

    津门直吏一带师家的人是真倒给面子,各地的将军总兵全部来齐,身为第二武家的他们在师俊这个兵部尚书的带领下神清气爽的往那一站派头也是不错,师家的人马最近扩充着,这些将军个个手握大权看起来都春风得意得紧。

    师家为第二武家有两位国公在位,不过眼下身为家主的师俊却没有这个殊荣加身,那两位国公也是有名无实之辈。与杨家的国公不同的是他们受朝廷的供养但却没有自己的封地,这第一和第二之间的差距就显而易见了。

    百官的眼前再往前头一扫,小心翼翼间也不得不感慨真是物是人非了。

    武将之上还有大华传统上一直存在的武王爷们,眼下站在最前面的武王竟然只有镇王一人,他不怒自威面无表情的闭着眼睛。一身狮相蟒袍看起来多少有些刺眼,因为这位唯一号称武王的王爷是异姓王,不是皇家的血脉。

    放眼整个杨家就镇王一人站着,这场景看起来多少有些萧瑟。以往但凡朝廷有何盛事哪次不是一王三公往这一站极具威慑力,前头一个手握雄兵的王爷,后头三个圈地为王的国公,第一武家的威风百年来无人敢于挑衅。

    而眼下,成国公身陷西南是生是死还没消息,啸国公忙碌于两广大灾无暇分身,据说这次啸国公一脉伤筋动骨,可以说濒临覆灭的边缘。

    而唯一活蹦乱跳的敬国公嘛,就有点引人深思了,敬国公眼下是浙江一境之地。身为国公但几乎尽掌了巡抚的权利,他又控制省内所有的兵马还有杭州卫在手,眼下的浙江如铁桶一样可以说是针插不进水沁不穿。

    不过嘛,同时他逾越得很不像话,真要治罪的话十个脑袋也不够砍。这位爷以身体欠安的理由没来朝拜,众人也就纳闷了,这是新皇登基的时候就算你来了也暂时不会砍你,稍微有点眼力劲的都知道眼下老温很是谨慎,绝不会找你杨家的麻烦。

    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眼下需要稳定是一回事,好歹镇王还在京城里,这当口温迟良就是看在镇王的面子上也不敢动你,这敬国公是谨慎过头还是又在折腾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起王没了兵权,没有西北大营在手自然称不得武王,眼下他和容王一样以皇叔之尊站在了皇亲的最前列。也不知道他们看了会有什么感想,武王的序列里只有一个外人孤零零的站着,这对枭雄世出的皇家来说也是一个讽刺。

    朝廷眼下倒是有一位武王,不过他敢来京城的话,估计来的时候应该是带着他的十万大军。他真敢来温迟良还不敢让他进城,毕竟定王之心谁不清楚,他要真来京城的话那肯定是做好了大打出手的准备。

    百官一时是唏嘘不已,世子跑了以后定王那头一直没动静,这种安静反而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不少人一开始都猜测定王势必拔营南下,不会给皇太孙正式登基的机会,但没想到这一天居然来得这么太平。

    而另一头嘛,明显同穿一条裤子和容王和起王都是一脸的淡漠,似乎不关心新皇的登基一样。百官不由得纳闷了,要说定王远在东北是鞭长莫及,那这容王身在京城怎么就老实下来,居然眼睁睁的看着皇太孙顺理成章的当上了皇帝。

    顺天府受了重创损伤过半,但容王在京城的人脉也不容小觑,起王没了之前凶悍的西北大营,但他的余部尚在,只要振臂一呼势必有响应者誓死追随。

    这二位没有闹腾倒是耐人寻味,莫非是容王改变了念头,决定做一个忠臣了?

    扯蛋啊,谁信,哪怕他容王回心转意但温家也容不下他。这几天皇宫内外可不是一副太平样,到处都有重兵把守,九门几乎都戒了严,这明显就是一副防止京城乱内的架势,说到头温家也是在时刻的堤防着容王造反。

    有心人将文武百官的序列和表情尽收眼底,不得不感慨眼下温家看似如日中天了,不过这大华是真不太平。新皇登基以后麻烦事还一大堆,内忧外患不断,西南西北一壁尽是战事,这个皇帝可不好当啊。

    大礼很是繁琐,从天还没亮折腾到现在恐怕死人都得被折腾疯了,文武百官老实的站着倒不敢有什么怨言,左右抱着看大戏的心态来,腿酸一点也是正常的。

    礼部的人好不容易忙活完了,老太监进良这才跑到金殿之前,气喘吁吁的喝道:“皇上有旨,文武百官觐见。”

    老太监累得面无血色,一旁钦天鉴和礼部的主事人亦是如此,虽然他们是最折腾人的家伙,不过看来眼下倒把自己是折腾得不轻,看样子似乎一口气上不来随时就哽屁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齐行了一礼,这算是百官认可了这位新皇。

    “平身。”金殿内传来了赵沁礼的声音,也不知道反复练了多少遍,这一声喊得是平稳有度颇有帝王风范,还真让人眼前一亮怀疑这说话的是不是那个荒唐纨绔。

    “进殿。”

    进良大喊一声,皇亲于前,文武分列一起进了金殿。从他们的脚步迈过高高的门槛时这个王朝就正式完成了换代,坐于龙椅上君临天下的已经是新君了,拥有王朝至高权利的人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年代。

    龙椅之上,赵沁礼头悬珠帘,身着金丝细绣的五爪龙袍。虽然身板子有些瘦弱看起来不是很威武,但此刻他面上略施润粉,不苟言笑看起来还真有那么点气派,虽然骨子里不行但这形象看起来还真有点少年皇帝所谓的英武之姿。

    龙椅之旁,一排排的珠帘落下,一张规格落高的凤椅落于此后。虽然看不清珠帘后那人的容貌,但谁都清楚那是当朝皇太后,温家次女温凝若,皇太孙一登基她连皇后都不用当就直接太后了,想来也是一件好笑的事情。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朕顺应天命,尊先皇之遗训理当……”

    进良咽了一下口水,手里的圣旨一展开那长度有够吓人的,卷起来估计和厕所里的侧纸差不多一个厚度。不用说肯定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客气话,说得都是礼义忠孝之类的大义,抄袭范围是古往今来各种各样的典故,编造起故事来那是脸不红气不喘的。

    众人听得都想打瞌睡,但脸上还不得不摆出一副认真听教的样子,毕竟这历来新皇的第一旨都是有两大内容。一种就像是表决心一样,先把自己祖宗夸得和花一样,再把自己夸得比花还漂亮,尽选着仁义道德的漂亮话讲,可以说极是虚伪的把人类讲得极端的美好。

    这二自然就是粉饰太平,回忆一下祖先浴血奋战的艰难,回想一下上代皇帝的丰功伟业,再接着就展望美好的未来。说白了,昨天今天明天的古代版而已。进良的话说得让人有些恍惚了,德智体美劳,忠义仁孝善要全面发展,这龙椅上坐的新皇貌似和这些东西都没关系啊,这些个玩意他八字里就不该有,估计这圣旨写得那么洋洋洒洒,其无耻的言论他自己听了都得脸红。

    第522章 新皇登基(下)

    文武百官就差哈欠连天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了,这种文路最是虚伪了,大家眉来眼去的明显都在憋着笑。这龙样上坐的是皇帝啊,不知情的还以为坐的是神仙呢,说得几乎斩七情断六欲的圣人一样确实有点过份。

    这写的人虚伪,读的人虚伪,受用的人也虚伪啊。从死人到活人挨个的夸了一遍打击范围倒算是广,这种文章大家心都有数所以笑一笑也就过去了,你当例行程序的念,我们当耳边风的听,大家其乐融融何乐而不为呢。

    进良念得喉咙都快出火了,一片鸦雀无声中这一个时辰就他那把尖嗓子在金殿上唧唧喳喳着。好不容易把这份妙笔生花生得快成菊花的圣旨念完后,众人都松了口大气,虽然忘了他念的是什么不过还得喊几句吾皇圣明之类的话给新皇帝点面子。

    赵沁礼倒表现得有些腼腆,也不知道是不是听了这份圣旨有些害臊,毕竟笔者那无耻的嘴脸夸得有些过份。中间他还脸色有几分疑惑,纳闷这人是不是写错了,这好像说的不是自己,甚至是错觉般的怀疑难道今儿还有别人也登基不成?

    赵沁礼坐得很是端正,不过坐久了腰酸背痛,别人看着是一脸的庄严不过背后已经被汗水沁湿了。进良念的那些他自己差点都听不下去了,就算拍马屁也不能拍得这么过份,这人之无耻可说是惊天地泣鬼神了。

    今日他的任务倒是简单,就是摆在朝堂上把自己当神像,一动不动的继续不怒自威是最好的办法。毕竟前两天他一开口就闹出个陈敏阳告老还乡,老温也是怕他再乱说话会惹麻烦,索性就剑走偏锋不和你们玩口才,咱新皇帝和这卖卖萌玩上气质了。

    赵沁礼表现得中规中矩很是腼腆,毕竟是头一天当皇帝,即使心里有些蠢蠢欲动的兴奋但还是遵循着温迟良的话硬生生的憋着,权利的滋味有没有体会到不说,不过坐在龙椅上看着百官下跪倒是一件满爽的事。

    朝堂上的官员们看着他这副模样不由的扑哧一笑,这新皇帝头一天倒是老实,最起码穿上龙袍算是有模有样的,只是这样一来和个木头摆设有什么区别啊,前头摆个炉插上几柱香这金殿估计就成庙宇了。

    整个登基大礼繁琐但又持久得让人心烦,光是这些场面上的漂亮话就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

    第一天念些不着边的话,尽是歌功颂德说一些祖宗们多多伟大,新皇帝又是多多好的虚话。死人活人的夸一遍能夸那么久还是奇葩,不过想想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皇帝的另一个副业就是种马,折腾出这么多的皇亲国戚也是正常的。

    不得不说写这份圣旨的人真是厉害,楞是生搬硬凑的搞了那么多词汇和典故,光是歌功颂德的方式就杂而精,估计不少还是他自己编造的,光是这份阅读功底就当真让人佩服。

    第二天,早晨照例又是乱七八糟的祭天拜地一大堆的破事。大臣们打着哈欠在金殿外一直等到了中午进良这才宣布众臣进殿,老家伙的面色有几分的惨白,看来这时候他也是累得不轻。

    老皇帝在的时候进良就是贴身太监,新皇登基了他依旧是贴身太监,不得不说老小子的手段还是不错。估计温家也是考虑到他的影响和伺候皇帝的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