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第273章 唐通献保定

作者:风啸木
更新时间:2022-08-19 08:01:09
    大宁都司唐通站在保定城墙上,看到城外已经出现黄衣贼的身影。

    他闭上眼睛,就是渭河岸边,血流成河的场景。

    几年前,他奉旨跟随孙承宗孙大人讨伐黄衣贼。

    战败后,孙大人都没有逃出来,只有少量关宁骑兵和步兵逃出来。

    他那时见机最快,发现打不过,立刻撤出战场。

    这才保住了一条命,部下也只是损失近半。

    关宁军这一战伤筋动骨,但他们在朝堂上有人,又保留下来比较完整的军队。

    他们一部分维持关宁骑兵和一部分成为孙传庭麾下的关宁新军。

    他唐通在朝堂上没人,军队损失较大,承担了失败的罪责,被贬为大宁都司。

    他留在保定城这几年,也让他躲过明军和秦军的激烈碰撞。

    每一次明军和秦军发生战争,都是以大明失败告终,领兵的将领不是阵亡就是被俘虏。

    神武右卫指挥使庞勇走到唐通身边。

    “岳父,秦军八万正规军,加上与之相等的警备军,他们属于秦军的二线部队,战斗力也很强。

    保定城内只有区区两万人,这场仗咱们怎么打?

    朝廷会不会支援保定城?

    城内的军户,只有我这个神武右卫,平时还能保持训练,士兵也会操作红夷大炮。

    其他卫所军户,他们的战斗力,还不如秦军的警备军。

    秦军十多万人围攻保定城,对我们的压力太大了。

    我们城上的红夷大炮,射程比秦军的大炮差很多。

    秦军可以从容不迫炸毁城墙,到时候我们只是砧板上的鱼肉,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唐通看着庞勇,这是他来到保定之后,结下的亲家。

    那时正好庞勇原配妻子亡故,他把女儿嫁给庞勇。

    就是看中庞勇这个人,其他人还在混吃等死,他却知道训练军队。

    庞勇老爹留下的底子就不行,这只军队训练两三年,也没有变成强军。

    唐通却知道强军可以慢慢训练,态度却十分重要。

    这种乱世,不努力拼搏,根本没办法生存下去。

    唐通就是没想到,秦军发展得太快,这才几年时间。

    他们就走出汉中,席卷大明半壁江山,现在都打到保定城。

    保定后面就是逐州,攻破逐州,顺天府就无险可守,能直接打到永定门。

    唐通没有回答庞勇的问题,他叹了一口气,从城墙上走下来。

    他在军中起起伏伏数十年,秦军的实力和自己军队的实力,那是一清二楚,根本不用回答。

    结果他早就知道,保定城根本挡不住秦军,被攻破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除非朝廷能派大量的援军,支援保定作战。

    但现在也没有一个援军来到保定城。

    杨嗣昌杨大学士也知道这个事。

    从他没有给保定派来一兵一卒,重点防守逐州,就知道大明的想法。

    保定城,只是弃子而已。

    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拖慢秦军行军的脚步,给其他地方调兵,争取一些时间。

    唐通坐在太师椅上,望着窗外长出来的杂草,心里百般纠结。

    他这个弃子,也要想办法挣扎一下,不能就这么认命了。

    他亲兵很快来汇报道:“大人,庞姑爷带来一个陌生人。”

    唐通皱着眉,他和庞勇刚刚分开,怎么又带来一名陌生人。

    他吩咐亲兵,让这两个人进来。

    唐通观察着进来的两人,庞勇脸上有些纠结,又有些慌张。

    跟随在庞勇身边,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商人打扮,但看上去一点都不像商人。

    他太自信了,一点害怕的神色都没有,根本不像商人见他的样子。

    韩云仙走进屋内,抱了抱拳,直接表明身份。

    “秦军军情局第三司司长韩云仙,拜见唐大人。”

    唐通双眼一瞪,大声说道:“秦军的军情局,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来我这里。

    来人,把他给我拿下。”

    门外的亲兵听到这句话,立刻抽出刀,闯进屋内。

    庞勇立刻出声说道:“岳父,这可使不得,现在这个形势,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韩云仙一脸淡定的说道:“唐大人,现在的局势,明眼人都能看清楚。

    你觉得,大明能渡过这一关吗?

    唐大人来守卫京城,你能想出办法抵挡秦军的攻势吗?

    你认为杨嗣昌有这个能力,挡住秦军吗?”

    韩云仙这话一出口,唐通立刻陷入沉思之中。

    他挥了挥手,冲着亲兵说道:“你们先出去,守住门外面,任何人没有我的命令,都不能放他们过来。”

    唐通说完,他立刻换了一副笑脸,伸手做出邀请的手势。

    “韩司长,我们坐下来谈一谈。”

    唐通本就不是对大明忠心耿耿的人。

    现在大明这艘船就要翻了,条件合适,他一点都不介意登上新船。

    韩云仙冒着极大的风险进城,就是提前判断出,唐通的为人。

    他不是对大明忠心耿耿的官员,这种人比较看重自身的利益。

    只要利益合适,他随时能反叛任何人。

    现在唐通的表现,不出他所料。

    他做出这种姿态,心中必定有投降的想法,只要条件合适,唐通就会献出保定城。

    说动一位明军将领投降,这比获得明军重要情报,立下的功劳还大。

    现在还没有一位手握重兵的明军将领,在开战之前就向他们投降。

    韩云仙能说动唐通,他就完成军情局成立以来,第一次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功绩。

    唐通喝了一杯茶,掩饰自己复杂的心情。

    他没有当场杀死韩云仙,就是想看看,韩云仙提出的条件合不合适?

    现在这个情况,他能看出来秦军已经势不可挡。

    逐州吴襄的关宁军挡不住秦军的进攻,高大的京城城墙,也挡不住秦军的进攻。

    他原先对大明朝还有些感情,但崇祯皇帝一脚把他踢到保定城。

    他对大明朝和崇祯皇帝的好感,就已经消失殆尽。

    唐通现在就是要把自己,把保定城卖出一个好价格。

    秦军的价码不给够,除非到了无法挽回的境地,他绝对不会投降。

    宁可伤痕累累,也不能贱卖。

    韩云仙坐在唐通对面,说道:“唐大人,我们秦军的相关政策你也知道。

    只要你投降,保证你们唐家的荣华富贵,唐大人手下的武将和军人,经过考核之后,可以继续留在军中。

    唐大人年纪有些大,无法进入正规部队任职,但可以担当警备军等二线部队军官。

    唐大人的级别,肯定会比大宁都司高。

    我们给予唐大人一百万两银币的安家费。

    军中的军官和士兵,如果考核不通过,都有相应的安排。”

    唐通放下茶杯,开口说道:“我唐家世代报效大明,崇祯皇帝对我非常器重。

    保定城内有两万多军队,一百多门红夷大炮。

    我有信心,防守住保定城。”

    唐通这么说,就是不同意韩云仙的条件。

    秦军想让他唐通投降,这些条件不够,得加钱。

    韩云仙听着唐通的话,他就已经明白唐通的意思。

    这是看不上他提出的条件。

    韩云轩咬了咬牙,说出在他权限内比较好的待遇。

    正常情况下,唐通的实力,拿不到这种待遇。

    现在是千金买马骨的时候,只要唐通能投降,其他人有唐通示范,他们再投降就没有心理负担。

    “唐大人,我的诚意很足,我动用最大权限,再给你提升点待遇。

    刚才的条件不变,唐大人只要答应投降,会被封为伯爵。

    你可以推荐两个人,分别进入军校和国子监。”

    唐通仔细思考韩云仙的条件,最令他动心的就是成为贵族。

    成为贵族,那就进入秦军的上层圈子里。

    他了解过秦军那里的贵族,没有一些常见的特权,但隐含的特权也很重,最重要是加入贵族圈子。

    他要的就是荣华富贵,有贵族这个身份,能融入贵族圈子中,钱财根本不愁。

    子孙后代,有贵族身份,也有了保证。

    推荐两个人进入军校和国子监,这也是极佳的条件。

    秦军的军官,基本都出身军校,军校出去的军官,怎么也能担当相当于大明千户的官职。

    国子监是培养官府官员的地方,出去之后最少能担任一名知县。

    有这两个名额,再加上获得的贵族身份,就能保证唐家不会衰落。

    唐通看到韩云仙说出这个条件时。

    他就心动了,他估计韩云仙能拿出更好的条件。

    他再压榨一下韩云仙,这些条件应该还能再往上调一调。

    但他们即将是同僚,过度的压榨,那就结下仇怨,反而不好。

    “韩司长,你的条件我答应了,但你空口白牙说出来,我可不敢相信。

    庞勇,这事儿不能让其他人知道,你亲自走一趟,面见秦王苏河,谈妥相应的条件。”

    庞勇听到唐通的吩咐,他有些紧张,投降的事情一旦没有处理好,他就回不来了。

    但他知道,这也是他表现的机会。

    真的能投降,对他也是有好处,唐家后代在军中表现很差,唐通手中去军校的名额,他也能争一争。

    韩云仙和庞勇,在唐通的安排下,人不知鬼不觉,悄悄的溜出保定城。

    ………………………………

    三月二十一日,苏河所在的中军,来到保定城下。

    他看着河流彻底化开,保定城外的农村,已经有百姓牵着耕牛,准备下地犁田。

    苏河叫来北直隶巡抚杨正峰。

    “现在正是春耕的时候,我们打仗,那也不要耽搁春耕。

    北直隶南部,已经纳入我们治下。

    我们派遣的官员和你紧急筛选一批降官,立刻进入乡村,组织百姓分地种田。

    速度要快,不要耽搁农时。

    北直隶没有占领的地区。

    你们跟着警备军一起行动,我们至少要保证,刚刚占领的地区,能顺利完成春耕。”

    杨正峰保证道:“王上,我一定尽全力,让官府初步运转起来,全力保障春耕工作。”

    苏河看着外面和岸边翠绿的青草。

    这次大范围调兵打仗,抽掉了大量的青壮,肯定对春耕有些影响。

    他们也打下很多地盘,今年总体粮食会增加很多,但也增加大量新的人口。

    希望玉米给力点,能产出更多的玉米,才有希望养活更多的人口。

    今年是最艰巨的一年,会消耗大量的存粮。

    等到河南地区今年种上冬小麦,明年秋粮种上玉米,苏河就不用再为粮食担心。

    警卫团团长秦山水,一脸凝重的走过来,向苏河作出有重大事情汇报的手势。

    “杨巡抚,我们抄了很多士绅的家,现在即将春耕,需要大量的牛和农具,你去后勤部那里交接好牛和农具,免费借给百姓们使用。”

    杨正峰听到苏河的吩咐,他立刻退出营帐,去后勤部领取牛和农具。

    秦山水走过来说道:“王上,军情局第三司司长韩云仙,带来一位明军将领,代表唐通商谈保定城投降的事情。”

    苏河听到是这件事情,他眼神一亮。

    秦军打下保定城不难,但能不动手就拿下保定城,这样更好。

    既不会造成伤亡,又能节省时间,快速打到永定门。

    唐通这样做,为明军其他将领打开了另一条新路,之后会有更多的人选择投降。

    苏河先让韩云仙进来,听取韩云仙汇报这件事情的详细经过。

    他夸赞道:“你做的很不错,这个要求不算高。

    千金买马骨,这次做好了,之后攻打其他城池就容易许多。”

    警卫团得到苏河的吩咐,他们经过简单的检查,把庞勇带到营帐中。

    庞勇看到秦王苏河坐在前方的太师椅上,他立刻准备下跪磕头。

    “不必磕头,我们秦军不兴下跪的礼节。

    韩云仙答应下来的条件,我全部都同意。

    我答应下来的事情,还没有食言过,你们不需要担心。”

    苏河亲自书写相关的旨意和唐通封爵诏书,盖上他的私印和玉玺。

    庞勇双手接过苏河书写的旨意,他趁着夜色和韩云仙两人一同返回保定城。

    唐通看到庞勇带来的旨意和封爵诏书,他这才完全放心。

    秦王亲自所写,并用上大印的旨意,这个无法作假。

    他最怕韩云仙地位很低,他只是空口承诺。

    唐通献出保定城之后,无法获得韩云仙答应的条件。

    现在秦王这么做,他就放心了。

    他召集武将商议城防的名义,把城中的武将全部招到他府上。

    唐通直接向他们说出,他要投降秦军的消息。

    大部分明军武将都沉默,少部分唐通的心腹支持他。

    还有极少部分武将,立刻站出来反对。

    唐通直接让他的亲兵,把这些反对投降明军的武将全部抓起来。

    三月二十三日,早晨。

    保定城四门大开。

    唐通带着城中两万明军走出城,向城外的秦军投降。

    7017k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