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第188章 嫁妆传国玉玺

作者:风啸木
更新时间:2022-07-10 08:08:18
    娜仁乘坐马车,她有些不习惯。

    平时都是骑马赶路,现在突然坐进马车里。

    她对这个马车很好奇,对汉人一切的东西,她都很好奇。

    马车车窗镶嵌着名叫玻璃的东西。

    她第一次听说玻璃,坐在马车中,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一切。

    她没事的时候,还可以和赶车的女车夫聊着天。

    她知道这名女车夫,是一名邮递员,经常往来河套到汉中的路线。

    路线上看到的一切东西,这名女邮递员都能说个一二。

    娜仁从他的嘴中,了解到秦王治下很多东西,也能听出来她对秦王的崇拜。

    她在长城边上,看到有百姓排着队,从一个哐哐响的井里面提水。

    看着外面干裂的大地,这样程度的旱灾,百姓都没有缺水。

    她知道了蒸汽井这种东西。

    如果草原上也有蒸汽井,旱灾时就能少死很多人。

    草原的部落,应对天灾能力太贫乏了。

    一旦遇到大规模天灾,例如旱灾或雪灾。

    只能在一位首领的组织下,多个部落联合起来,南下打草谷。

    通过战争的方式,消耗掉部落无法养活的人口。

    南下抢掠的物资,还能让部落的青少年快速成长。

    娜仁这一路上,看到汉人百姓露出开心的面孔,他们修着路和水渠。

    这种发自内心的笑容,她从来没有在草原上见识过。

    她途经西安城时,看到很多人排队打牛痘疫苗。

    娜仁震惊的发现,汉人已经可以战胜天花瘟疫。

    “长生天在上!这简直是神迹!”

    天花这种恐怖的瘟疫,在草原上不断收割着众多部落的生命。

    很多数十万人的部落,因为一场天花,直接一蹶不振,消失在历史上。

    车队在水泥路上奔行,速度非常快。

    晚上可以在名为驿站的地方休息。

    娜仁进入到宝鸡府,她看到道路两旁,麦田中金灿灿的麦穗。

    “咱们走的这么慢,现在已经是秋季了吗?”

    娜仁还记得,她离开河套时,草原上的青草刚刚长出来。

    她感觉马车行进的速度很快,只比她在草原上骑马,慢了一些。

    她预计到达汉中,夏天的时候就差不多,现在都是秋季,怎么还没到汉中。

    天气给她的感觉也对不上,马车中依然十分酷热,不像是秋季到来的感觉。

    “娜仁妹妹,这是夏小麦,已经快丰收了。”

    “夏小麦,小麦还能夏天成熟。”

    娜仁感觉她来到这里,自己的常识都被颠覆了。

    马车继续行走,她这一路上看到很多新奇的东西。

    他们很快进入到汉中城,娜仁看着城中高高的钟楼,她有些出神。

    自己已经离开草原,即将迎来一段未知的命运,不知道自己的夫君性格怎么样。

    她作为父汗的女儿,自己的婚姻不可能由自己做主,联姻就是她的使命。

    她本以为自己会嫁到蒙古部落,甚至是后金的贝勒。

    娜仁却没想到,自己最终的归宿,竟然是嫁给汉人。

    她们住在汉中城的驿站里,娜仁重新写了一份国书。

    她这一路上,对秦王苏河有些了解,这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王侯,最关注利益。

    娜仁在国书中,写明了两方联姻的好处和她带来的嫁妆。

    ………………………………

    苏河调了调煤油灯的亮度。

    刘广寿他们在老君庙那里打出石油。

    这应该是延长油田,华夏地区最早开采的油田,储量非常丰富,开采技术也要求不高。

    苏河已经安排人员,大量开采石油。

    现在石油还不算能源,内燃机的技术要求太高。

    工业体系还没发展成熟,根本没有可能生产出内燃机。

    没有内燃机,石油也是好东西。

    石油能生产出煤油,也就是猛火油,它能充当燃料。

    灯具和锅炉,都可以使用煤油。

    石油还能制作石蜡、凡士林和沥青。

    这些东西都有很多的用途。

    咚咚咚。

    门外响起敲门声,曲清漪拿着一叠公文走了进来。

    苏河最先翻开军方的汇报。

    “好,这真是太好了。

    机枪和左轮手枪在战场上大放光彩。

    特别是机枪,一出场就把八旗军打的落花流水。

    有机枪在战场上,今后骑兵就成为二流军队,游牧民族再也翻不起浪花。

    今后的战争,是工业国的战争。”

    苏河立刻作出批示,转给参谋部和军政部,给第七军和骑兵师立功的将士发放奖励。

    他又翻看起最后一份公文,这是林丹汗代表蒙古,给他的一份国书。

    这个国书上面,只写明了一件事,林丹汗请求与他联姻。

    林丹汗把他的女儿孛儿只斤·娜仁嫁给苏河。

    国书中讲明了几份嫁妆,其中让苏河最动心的嫁妆。

    那就是林丹汗号召蒙古部落,与他们进行合作。

    为他们提供大量的牛羊和马匹,包括很多种牛、种羊和种马。

    战马都是阉割的马,种马太重要了。

    种牛和种羊,也能加快育种速度。

    这些都是蒙古精心繁育几百年的品种。

    蒙古青壮也会加入秦军,帮助他们在草原上扩展势力。

    苏河能看出,林丹汗这是想借用他的势力,威慑蒙古其他部落。

    他们想借这个机会,让察哈尔部落再度崛起。

    苏河也知道,林丹汗心中肯定想着,汉人没办法在草原久留。

    他们蒙古人,早晚能把汉人驱逐出草原。

    他想得太美好,现在是工业时代,草原也能带来庞大的利益。

    工业时代对资源的开发,那将远强于农业时代。

    草原上有很多工业需求的资源。

    有了足够的利益和强大军队,他们就能凭借一座座城池,钉在草原上。

    第二个重要的嫁妆,苏河不太在意,其他人却很在意。

    它就是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从秦始皇,一直传下来,直到大都被攻克,元朝末代皇帝,把它带到草原。

    朱元璋没有传国玉玺,那也没有影响他的半分权力。

    大明皇帝都没有传国玉玺,他们身为皇帝的权力也没有折损分毫。

    传国玉玺代表着名正言顺,它没有出现其他人不在乎。

    它真的出现了,苏河就必须要拿下。

    特别是读书人群体,对名正言顺十分在乎。

    绝不能让传国玉玺,落到大明和后金手中。

    苏河看到国书之中,传国玉玺已经被带来,他更加满意林丹汗的做法,这人诚意很足。

    “曲清漪,你立刻把这个国书,交给《炎黄日报》和《心学》这两份报纸的编辑。

    让他们把这个消息,发表到明天的头版头条上。”

    曲清漪拿着这份国书,立刻离开这里。

    《炎黄日报》就是之前的《汉中周报》。

    随着蒸汽印刷机的出现,可以快速排版印刷一份报纸。

    再加上驿站体系的建立。

    每日发行一份报纸的时机已经成熟。

    《炎黄日报》改版的时候,报社相关法律规定也已经成熟。

    秦王府专门成立出版局,管理报纸和书籍。

    他们也负责审核,报社的成立。

    各省都成立了属于本地的报社,发行属于本地的报纸。

    知名的报纸还有,专门宣传心学,官员和读书人必看的《心学》。

    第一军野战医院院长孔仁心成立,多家医疗机构参与的《医学》。

    苏河与蒙古的联姻,一定会达成。

    哪怕对方是一个壮实的蒙古姑娘。

    他也直接养起来,秦王府养了好几百只猫,不差一个人的口粮。

    这是政治联姻,代表着两方势力的合作,不会夹杂任何私人感情。

    苏河只需要考虑,他与林丹汗合作,能否给他带来好处。

    联姻带来的好处有很多,他能获得草原上的利益,还压制了后金在草原上的扩张。

    他们之间联姻,也就顺理成章。

    让报社公开这个消息,苏河只是想了解民间真实的反应。

    看一看普通百姓,对蒙古人的态度。

    这将会影响,他之后对蒙古采取的政策。

    ………………………………

    第二天一早,很多人都在讨论联姻的事情。

    普通百姓更关注,联姻会不会带来更加便宜的牛羊。

    他们也在讨论,联姻的娜仁是不是一个美女,蒙古人有没有美女。

    一群刚刚参加完乡试的举人,正在酒楼中高谈阔论。

    “蒙古大汗林丹汗,他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秦王殿下,大家怎么看这个事情。”

    “蛮夷之女,秦王绝对不能娶。

    蒙古人和我们汉人有血海深仇。

    九世之仇犹可报,绝不能忘记之前的仇恨。

    秦王如果娶了蛮夷之女,那今后还怎么报仇。”

    “之前都是我们派公主去和亲,一群男人无能,让女人平息夷狄怒火,去维持他们的享乐生活。

    我对这种人,感到耻辱。

    现在是蒙古嫁女儿,不是我们去和亲。

    这次是我们秦军庞大的实力,带来的好处。

    我觉得这次联姻非常不错,应该大力宣传。

    我们才代表着,汉人的正统。不屑与历史上那些人为伍。”

    “我不关注联不联姻,你们看到嫁妆了吗?

    这里面竟然有传国玉玺,这说明秦王殿下天命所归,传国玉玺都主动送上门。”

    “秦王殿下本来就天命所归,传国玉玺只是证明了这件事。

    我觉得不管联姻是否成功,都应该把传国玉玺留下来。”

    ………………………………

    德贵楼中,汉中商会众多商贾,也在讨论着报纸上的事。

    丁万年对着众人说道:“大家要紧盯着时事,这次秦王和蒙古联姻能成,将会对局势产生重要影响。”

    杨文才拱了拱手,询问道:“请丁会长赐教。”

    其他人看着这两人唱双簧,他们都竖起耳朵倾听。

    丁万年语气凝重的说道:“秦王殿下如果与蒙古联姻成功,牛羊的价格必定会大幅下降。

    这会让肉价下跌,百姓们也能吃得起肉,屠宰生意必定会获得大发展。

    蒙古也会供应大量的羊毛,毛纺织业会迎来极大的发展。

    最重要的一点,秦王与蒙古联合。

    商路将会重新打通,与蒙古贸易,那就不是几个家族的特权。

    我们普通商人,也能从边贸这一块,咬下一口庞大的利润。

    有蒙古大汗居中调节,我们的商贸队伍,很可能走过蒙古控制的区域,一直到达西方。

    断了许多年的丝绸之路,将有可能重新开启。

    把握住丝绸之路,这将会打下传承十几代的底蕴。”

    商人们听着丁万年的分析,他们都面露激动的神色,盘算着怎么能获取到更大的利益。

    他们之中,有一些聪明的商人,在开启互市之后,就运输大量的物资,进入互市的城池。

    他们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这次秦王与蒙古进一步合作,如果能达成,他们会赚的更多。

    ………………………………

    凌云殿大朝会,将会讨论与蒙古联姻的事情。

    苏河昨天亲自去驿站,与蒙古公主娜仁见面。

    谈妥了双方联姻的条件,他还把传国玉玺拿了回来。

    他与蒙古联姻,这个事基本已经定下了,提前在小朝会与内阁和六部官员沟通好。

    这次大朝会,不是与文武百官商量这件事,是宣布这件事情。

    大朝会刚刚开始。

    教育部尚书张祐枫出列说道:“秦王殿下,我们汉语一直崇尚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与蒙古联姻这件事,民间议论声很大,也有很多反对的声浪。

    蒙古一直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微臣不建议联姻,应该彻底剿灭蒙古,我们汉人占据草原。

    秦王殿下真的要联姻,也不要给予蒙古人太好的待遇。

    汉唐的教训,殷鉴不远。

    这些游牧势力脑后生反骨,必须要想办法钳制他们。”

    张祐枫发完言,有许多人赞同他,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传统的儒家官员。

    他们未必认可张祐枫的话,但极力反对秦王与蒙古联姻。

    吏部尚书田文恒站了出来,道:“秦王殿下,微臣觉得与蒙古联姻,对我们来说利大于弊。

    蒙古给的嫁妆十分丰厚,我们也能通过与蒙古联姻,掌控草原,获得大量的牛羊等物资和廉价劳动力。

    微臣对传国玉玺比较了解,蒙古人送来传国玉玺做嫁妆,请让微臣验证传国玉玺的真假。”

    苏河把传国玉玺,交给田文恒观察。

    田文恒仔细观看传国玉玺,语气坚定的说道:“秦王殿下,这个传国玉玺是真的。”

    “传国玉玺正面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八个字是小篆文字,这是秦始皇让丞相李斯刻在传国玉玺上。

    这八个字旁边,还有大魏受汉传国之宝。

    宝字有改动。

    魏文帝曹丕,让人在传国玉玺上刻‘大魏受汉传国之玺。’

    女皇武则天改玺字为宝字。

    传国玉玺右侧刻有‘天命石氏’四个字。

    后赵石勒灭前赵,得到传国玉玺,让人刻字。

    史书记载。

    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不与,以威逼之,乃出玺投地。玺上螭一角缺。

    传国玉玺有缺,也能和史书记载的情况对应。”

    文武百官听到传国玉玺是真的,他们大部分都支持与蒙古人的联姻。

    秦王苏河宣布,朝野一致同意,他与蒙古人联姻,娶孛儿只斤·娜仁为妻。

    7017k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