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分节阅读 30

作者:一手消息
更新时间:2015-01-21 10:00:00
却不易立下军功,往后想要再朝上,难免会被人闲言碎语,不如去狼骑军摔打两年,赵安便没有插话。

    他转而和李廷恩说起谷家的事情。

    “谷正阳没动静,连三少爷那都不曾送信。不过谷家那两兄弟,这几日见了不少谷正阳的心腹将领。下面的人回报,有好几个,怕是动了心。”

    此时日色昏沉,天空中阴云叠在一起,蒙蒙细雨撒在院中花树上,连成一层似有若无的纱幕,李廷恩驻足在廊下,望着眼前的雨景,问了一句,“谷莫敌病情如何?”

    “不太好。”赵安摇摇头,“属下令人寻了给他诊脉的大夫问话,都说脏腑火热不去,又镇日忧思过甚,怕是活不过今年。”他话音旋即一变,“属下以为,谷莫敌病情加重是件好事,否则谷万军不会如此沉不住气。”说着又难得嘿嘿笑了两声,“谷万军是个汉子,东西捏在谷正阳手里,总是他亲老子,将来未必不能分着吃两口。他能为了救谷莫敌,这会儿就想法子把东西弄出来,还冒着和谷正阳撕破脸的风险,倒是真看重兄弟情义。”

    李廷恩负手站立,目光悠远,含笑道:“谷万军与谷正阳虽是父子,却早有心结。谷正阳昔年镇守梁山关,大燕下拨粮草不足,他因此迎娶出身梁山关豪族的元氏为原配。元氏嫁给他两年产下长子谷万军后,才知谷正阳在骏阳府早就有了正室,只是为另娶将人贬妻为妾。元氏因此数年心思郁结,是谷正阳许诺一直将人留在骏阳府,没过多久又传来谷正阳正室和长子病亡的消息,元氏才将心思回转,不过产下的谷莫敌却因此事之故,早产体弱。谷正阳镇守梁山关二十年,将元氏娘家的势力一一化为己用。我起兵后,他领军投效我前半年,先是元氏的生父威震梁山关的元大鹏病亡,接着是元氏同母所出的长兄与次兄在攻打一窝山匪的小战中意外身亡,没过多久,就传出元氏连闻噩耗,郁郁病故的消息。谷正阳投效我后,连守孝都顾不得,就娶了新妇进门,还与曾家来往密切,将元家的人丢在脑后,更令谷万军出面去圈山建园,想要剥夺谷万军手中仅剩的一点兵权,那可都是元大鹏当年留给他的。所谓父子子孝,谷正阳不慈,谷万军当然不孝。”

    赵安有些吃惊,他没想到李廷恩竟知道里面如此之多的□□,然而这些消息却不是经他手下的谍卫送上来的,他心里当即有些明白为何李廷恩这回难得长篇大论了。不过他与从安从平不同,明白过后,心底却是一阵轻松。毕竟姜是老的辣,他实在太明白,有时候权柄太集中,主子的信任倚重太重,未尝不是一种大大的祸患。有人分权制衡,才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他面上不动声色,就像早就知晓这些一样道:“就是不知元氏是不是真为谷正阳所杀。”若是真的,谷万军和谷莫敌,就更好说动了。

    李廷恩唇角弯出一丝凉薄的笑,低头抚摸了下扳指,沉声道:“我倒是更想弄明白,谷正阳手上的东西是否从元家而来。”

    这回赵安是真忍不住大吃一惊,“大都督为何有此猜测?”

    李廷恩看了他一眼,“梁山关在岭南道,三面环山,其中一座,正是赫赫有名的岭南山。”

    “这,这……”赵安难得脑子有些发懵,迟疑半晌才道:“这当年大燕高宗下令四处搜捕苗人,苗人四散隐居,又怎会回到祖居之地山脚下的梁山关。再说元家在梁山关威名甚重,结交不少权贵,还有子弟入了军营,最骁勇的元破奴官至二品镇远将军,获文宗钦封长胜伯,若元家果真是苗人后裔,怎会大胆至此!”他语速越来越快,“再有,元家虽不是世家,却有族谱,上溯至前夏,乃是自瀚海迁居而来。元大鹏还曾酒后失言,说其祖上在瀚海时曾与夷人联姻,故有子弟面容不似大燕子民。”

    李廷恩听完笑了一笑,看着赵安,“赵叔也知元大鹏曾言族中子弟有人承继夷人血统。既如此,赵叔为何不想一想,元家累世繁衍,族人众多,面容有异者百中无一,与夷人通婚联姻亦谈不上美事,更无人借此引发争执。为何元大鹏酒后失言,偏偏将原本无人注意的事情拿出来宣告天下。”

    赵安愣住了。

    “他是在未雨绸缪。”李廷恩移回视线,“他不愿元家面对暴风骤雨,有倾船之险后再去想对策。故此抢先一步,自揭家丑,告诉别人他元家与夷人联姻,以此隐瞒真正的身份。”他笑了笑,继续道:“至于元家的族谱,若元家果是当年苗人王族之后,求一份靠得住的族谱,并非什么难事。元家定居梁山关,手握富贵却并不欺凌百姓,还常常出银子帮镇守梁山关的官兵将领购买粮草,发放军饷,行事作风皆与一般世家无异。且正如赵叔所言,岭南山因是苗人祖地,自高宗后,大燕数代帝王一直大肆捕杀苗人,想必无人会怀疑苗人王族之后有此胆量,竟敢回到岭南山脚下的梁山关定居,还摆起大家派头,出入军营,受封官职。”

    说起来,这正是做到极致的大隐隐于市了。

    李廷恩心下哂然,看赵安已是目瞪口呆,就道:“赵叔也不必心急,这不过是我的猜测,究竟元氏是不是苗人王族之后,待谷万军兄弟二人将东西寻到,验一验真假,也便能弄明白了。”

    没能查探到元家背后如此重大的关系,手握谍卫的赵安心里自然有点不舒坦,不过他没在李廷恩面前表现出来,只是道:“当年大燕开国皇帝偶遇出身苗人的苗贵妃,得苗人相助鼎定天下,苗人自此在大燕发迹,苗巫医术获世家大族追捧。高宗却因牵涉入孝惠皇后等人之死,被暴怒的高宗下令全族灭杀,自此苗人消声觅迹,苗巫诡异莫测的医术也绝迹人前,谁又能想到,他们手上竟还拿着这样一件厉害的东西。若查探到的传言为真,那高宗当年下令追杀苗人只怕不仅是为发妻嫡子复仇,更是为了自己的皇位。”说着他搓搓手,“只怕能顺顺当当把东西拿出来,大都督也少费些心思。”

    李廷恩闻言笑而不语。

    他既已打定主意要这天下,没那东西,不过是丢失一块破布,有那东西,亦只算得上是锦上添花。要定天下,靠的还是他手中的兵马!

    冯保国此时从外面匆匆过来,一见到赵安在,愣了楞,旋即低头禀报,“大都督,滁州府传信来,说是杜姑娘执意启程回西北。”

    李廷恩面色不变,眼底却飞快的闪过一丝黯然。许久后他的话音伴随淅淅沥沥的雨声飘然而落,“调五百护卫护送杜姑娘回沙洲。”

    “大都督,这,西北将有异动,您又与孙姑娘,只怕……”

    赵安的言外之意,李廷恩听明白了,却没有改变主意,只是道:“赵叔,她不是杜玉华。”

    “唉……”赵安闷了闷,叹气过后不再说了。

      ☆、第31章 一更

    七月的西北,正开始一年中最为干旱的一段时期。虽有李廷恩连年在西北种树造林,又令人开挖沟渠储水,但西北毕竟是西北,一到这个时候,光是日头火辣辣的晒,吸进去的气连点湿意都没有,少不得让人都怏怏的,懒得出门。

    不过富贵人家能在家中安居无忧,普通的老百姓毕竟还要出门做活讨生活。天下动荡,西北安稳,这两年迁居到西北的富贵人家不少,随着西北军势如破竹,又有些迁回原籍,只是有些人家,却打算就跟在大都督府后面伺机而动。松安坊号称李坊,所住不是李氏族人,便是李廷恩近亲挚友,其余的这些权贵人家,就围住在松安坊附近的竹青坊,梅香坊住,至于兰华坊,便成了沙洲城中有名的商坊。

    不过这兰华坊虽是商坊,亦有人寻常百姓摆摊开店弄得热闹无比,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经营的。

    这一日兰华坊齐家食肆的齐东照例天蒙蒙亮就让人开了店门,又叫厨子把早食做起来。

    跑堂的小二年纪不大,才十二三岁,生的一副瘦猴样,又是齐东的本家亲戚,性子活泛的很。他开了店门朝外头一望,美滋滋回来,“掌柜的,外头今儿人不少,咱生意指定好。”

    齐东正站在柜台后拨算盘,听了这话就呵呵笑,顺手拿了几个肉包子递给他,“你小子,吃罢,全靠大都督庇佑,咱们这两年日子才能过得好。你好好干,在叔这儿多吃点长壮实些,等大都督府征兵,你去试一试,要是能被挑上,叔以后还得靠着你过日子呢。”

    眼下在西北,能从军,实在算是一件大大的美差。在人命如狗的年月里,入了军营,就能吃饱喝足,况西北安稳已久,蛮人早就被打疼打破了,一个个老实的就像是一条狗。就算是调出西北去打仗,饷银充足,死后又有足够的抚恤银子,足以安顿家小老人,比较起来,一条性命实在算不上什么。谁家里,又没有三五个青壮汉子?更何况,西北军条理分明,无人能冒领军功,只要敢拼命,立下点功劳做个伍长甲长的,将来退伍少说也能封赏个一二十亩天地,那就是能传家的家业了。

    从军,一直是西北男儿的热切盼望所在。

    小二听到齐东这样说,三两口就把包子吞到肚子里,眯着眼睛心里想着将来要是发迹,该如何如何享受。

    齐东没有儿子,看着本家亲戚就像是自己亲儿子一样了,见这幅情景也没说什么,捋着胡须微笑。

    外面忽传来一阵喧嚣声,生意人最怕的就是环境不安稳。齐东丢下算盘到门口张望,这一看,不由唬了一跳。

    清一色头戴红缨铁盔,身披锁子甲的士兵正分作三部并行在道上。齐东在心里粗粗一算,只是刚才看过去的,就已过千,这些官兵在并行八辆马车的道上,汇成一条望不见底长龙,行在中间的一列,手上拿的正是西北赫赫有名的双龙铳,以精钢打制,上下两个□□管,且能连发三枪后再行更换子药冷却,与西北最早只能单发的短管火铳不可同日而语。齐东算是有点见识的人,一眼就认出这是大都督府下的精锐兵马――神枪军,只是神枪军下分属八营,看不出这一列隶属八营哪位将军之下。而最前面开路的过千将士骑马而行,举着一面迎风招展底色如血的旗帜,上以金线绘制的狼首高高昂起,在日光下威风凛凛使人不敢亵渎,兼之人人坐骑皆为高头骏马,除了狼骑军,还能是谁。至于最后的步卒,看起来只是腰挎长刀,身穿锁子甲,但个个虎背熊腰,目中还流露出一股森然煞气,照样让人望而生畏。

    齐东当年曾在军中做过火头兵,当下就断定这些兵马都是真正见过血的,此番三部军马联手入城,必然出了了不得异动。

    他略一忖度,就抓着小二的胳膊吩咐,“赶紧上松安坊去找向管事,打听打听出了什么事。”

    小二早就看的目眩神迷,差点没流一地的口水出来。被齐东叫着回过神,打个激灵,忙点点头从小路穿去松安坊。

    能在兰华坊开店做生意,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食肆,背后若是无人,照样不成。齐东千方百计寻得靠山,便是赫赫有名的‘梅花向’。

    向尚昔年因与李廷恩是同门师兄弟,交情有若同胞。早年李廷恩的第一笔买卖,便是通过向尚和向家一起经营竹炭生意,由此完成资金的累积。后又有闻名天下的梅瓷等。李廷恩来到西北后,向家跟着就在西北投入大量金银,听从李廷恩的安排组建商队。李廷恩南征北战,收货颇丰,其中一部分俘获就是通过向家卖到大燕各地换为军资粮草,由此向家的商队越来越大,从河南道一个小小的商户成为举足轻重的豪商,并且有不少子弟跟着入了军中,帮着李廷恩管理辎重财物来往。

    元庆十三年,李廷恩令人用西北本地耐寒的苗木与各种花木嫁接,培育出不少新奇品种并让人广为种植,以此改变西北的环境,防风固沙。其中一种,便是如今知名的沙梅。此梅树与众不同,耐寒耐旱,一次就能储存大量水分以供半年所需。虽为果梅树,开出的梅花依旧素雅芬芳,结出的梅子因水分少,吃起来更较其余的梅子有一股与众不同的甘甜滋味。因为嫁接,沙梅只需两年便可成材,不过也正因是李廷恩授意推广的嫁接之法,又缺乏现代技术支撑。一棵梅树,结两次果后,原有的长处便会退化,化为废木,只能另行种植。好在沙梅的根系能储水,腐烂后能大大改变的植被环境,而沙梅的枝干,则被李廷恩下面墨坊的一位老师傅,拿去烧出了含有梅香的上等精木炭。

    沙梅周身是宝,尤其是梅香炭一项,更让向家眼红。故此向尚出面,代表向家与大都督府下的商事司定下协议。向家十年之内在西北遍植五十万株沙梅树,沙梅根向家不取,而沙梅干则不用向家支付一两银子,全数归于向家烧取梅花炭,不过梅花炭的利润,商事司要取三成。至于沙梅果,同样交由向家去经营,不管是做蜜饯或是生果,亦不论向家每年所赚多少,每年都需上交商事司十万两白银。十年之后,向家若还想参与沙梅生意,便需参与商事司组织的竞标。

    由此西北沙梅生日尽入向家之手,向家因此被西北敬称为梅花向,向尚亦被人雅唤作‘梅公子’。

    当然以齐东的身份,他的靠山只是梅花向向家的一个外院管事,名唤向坤的,不过向坤虽不是向家的大总管,生母却曾经做过向尚的乳母,与向尚是自

友情链接